概述:
間質性肺炎是一種以肺泡壁破壞為主,包括肺泡周圍組織及其相鄰的支撐結構病變的一種非腫瘤、非感染性疾病,病變主要以肺間質纖維化為主,從而導致肺順應性降低,導致肺通氣血流比失調,而引起肺功能下降及低氧血癥和呼吸衰竭,其癥狀多樣,主要以咳嗽和活動后呼吸困難為主要臨床表現,病情往往會出現逐漸加重的現象,最終可導致呼吸衰竭。
間質性肺炎的病因:
目前已經知道病因的肺間質性病變,包括職業性肺病(塵肺)、藥物性肺病、結蹄組織疾病相關性間質性肺疾病。
1、塵肺:發生主要與吸入有害性顆粒粉塵導致的粉塵滯留在肺部,引起肺泡壁破壞及組織纖維化病變的一種疾病。
2、藥物性肺病:常見的能引起間質性肺炎肺炎的藥物,包括抗癌藥物,如馬里蘭、吉西他濱、博來霉素等,心血管藥物,如胺碘酮等,抗風濕藥物,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等,以及其他很多藥物,均可引起間質性肺炎。
3、結締組織病:主要是自身免疫相關導致的結締組織增生。
間質性肺炎的治療建議:
1、糖皮質激素作為首選藥物,如潑尼松、強的松、甲基強的松等,其次為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環磷酰胺等,并發感染時根據細菌類型選擇相應抗生素治療。
2、肺康復訓練,低氧血癥時給予低中流量氧吸入,戒煙,營養支持,預防感染等綜合性治療。
3、對于不明原因的間質性肺炎,肺移植是比較有效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