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骨關節炎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1.物理治療:有很多種方式,比如熱療、按摩、針灸等,這些都可以促進骨關節處的血液循環,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骨關節的疼痛,加快患者的恢復進程。
2.藥物治療:骨關節炎患者最常用的藥物就是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其分為外用和內用兩種,外用的就是藥膏或者貼劑,這種外用的藥物對患者的胃腸道刺激更小,更加適用于老年人和胃腸道脆弱的人群,內用的非甾體類抗炎藥對胃腸道刺激比較大,所以不應該大量且長時間的內用這類藥物。如果患者骨關節處的炎癥比較嚴重的話,可以直接向骨關節內注射糖皮質激素,比如潑尼松、地塞米松等,以消除炎癥、緩解疼痛。
3.手術治療:如果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或者患者的病情非常嚴重的話,就需要接受手術治療了,比較常用的是關節清理術,這是一種微創的手術,對患者的損傷比較小。病情發展到終末期的骨關節炎患者可以通過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來改善關節的功能,這種手術是十分有效的,且在我國的發展已經很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