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發病率一般在25%~30%左右。
慢性胃炎是多原因導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癥性反應,其形成原因考慮與生物因素、免疫因素、物理因素等有關,也與飲食因素有較大的關系,如果日常生活中飲食得當,通常情況下胃炎的發病幾率在25%左右,對于有不良飲食習慣的人群會增加患病風險,可能發病率在30%。患病后炎癥會不斷刺激胃黏膜,使局部出現損傷,影響到胃部的正常消化功能后可表現為中上腹不適、飽脹感等,也應及時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以免病情加重。
慢性胃炎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奧美拉唑腸溶片、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法莫替丁片等藥物進行治療。慢性胃炎是一個需要長期管理的疾病,應做到飲食改變和生活改變。飲食應注意營養均衡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生姜等,也應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和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