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腦病危害有肝性昏迷,嚴重者可能導致危及生命,應該在醫生指導下藥物治療和搶救。本病常見癥狀為性格改變、行為改變、睡眠習慣改變、出現肝臭、撲翼樣震顫等。
性格改變常是本病最早出現的癥狀,主要是原屬外向型性格者表現為抑郁,而原屬內向型性格者表現為欣快多語。還可出現行為改變,最初可能僅限于一些不拘小節的行為,如亂寫亂畫,亂灑水,亂吐痰,亂扔紙屑、煙頭,亂摸亂尋,隨地便溺,房間內的桌椅隨意亂拖亂放等毫無意義的動作。睡眠習慣改變,常表現為睡眠倒錯,與患者血清褪黑激素分泌時相紊亂有關,提示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處于紊亂狀態,常預示肝性腦病即將來臨。出現肝臭,是由于肝衰竭,機體內含硫氨基酸代謝中間產物如甲硫醇、乙硫醇及二甲硫化物等經肺呼出或經皮膚散發出的一種特征性氣味。例如爛蘋果味、大蒜味、魚腥味等。撲翼樣震顫,伸出前臂,展開五指,或腕部過度伸展并固定不動時,患者掌-指及腕關節可出現快速的屈曲及伸展運動,每秒鐘常可出現1~2次,也有達每秒鐘5~9次者,且常伴有手指的側位動作。此時患者可同時伴有整個上肢、舌、下腭、頜部的細微震顫及步態的共濟失調。或發于單側,也可出現于雙側。
由于氨中毒是肝性腦病的主要原因,因此減少氨的吸收和加強氨的排出是藥物治療的主要手段。常選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利福昔明片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