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桿菌又叫沙門氏桿菌。沙門氏桿菌和沙門氏菌不一樣,區別在于傳播途徑不同、培養特性不同、預防方法不同等。
1、傳播痛經不同:沙門氏桿菌主要通過糞-口途徑進行傳播,但直接或間接接觸也可引起感染,患者臨床常見癥狀有腹痛、腹瀉、惡心、嘔吐、乏力、發熱、食欲減退等。而沙門氏菌感染導致的疾病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導致本病發生的原因有食用沙門氏菌感染的食物、未注意手部的清潔衛生、飼養寵物、免疫功能低下、醫源性感染。
2、培養特性不同:沙門氏桿菌兼性厭氧菌,在普通瓊脂板上可形成中等大小、半透明的S型菌落。在腸道桿菌選擇性培養基上形成無色菌落。而沙門氏菌需氧及兼性厭氧菌。在普通瓊脂培養基上生長良好,培養24h后,形成中等大小、圓形、表面光滑、無色半透明、邊緣整齊的菌落,其菌落特征亦與大腸桿菌相似。三糖鐵瓊脂斜面為紅色,底部變黑并產氣。
3、預防方法不同:沙門氏桿菌以往采用皮下多次接種死菌苗,雖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常引起局部和全身反應。而沙門氏菌不耐高溫,食物的中心溫度達70℃以上,持續5分鐘一般都可以殺死包括沙門氏菌等常見食源性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