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的主要病變表現為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變和繼發性骨質增生。這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又稱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等,好發于負重較大的膝關節、髖關節等部位。
骨關節炎的病變過程復雜,以下五點詳細說明了其主要特征和治療方法:
1、關節軟骨退化: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軟骨逐漸失去彈性,變得脆弱易損,這是骨關節炎最基礎也是最主要的病變。
2、骨質增生:軟骨退化后,骨骼為了增加承重面積,會出現骨質增生,表現為骨贅形成,即通常所說的“骨刺”。
3、關節滑膜炎癥:關節滑膜受到刺激會產生炎癥,導致關節腫脹、疼痛,甚至關節腔內積液。
4、關節囊纖維化:隨著病情的進展,關節囊會發生纖維化,使得關節活動范圍受限,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5、治療與藥物選擇:骨關節炎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用于緩解疼痛和炎癥;關節軟骨保護劑(如硫酸氨基葡萄糖),以促進軟骨的合成、抑制關節軟骨的分解;以及關節內注射的透明質酸鈉,以增加關節液的潤滑功能,保護關節軟骨。
骨關節炎是一種進行性疾病,早期發現和治療對于延緩病情進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至關重要。通過綜合治療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癥狀,減少關節損害,幫助患者重返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