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粘廁臨床上指大便黏膩。大便黏膩可能是飲食不當、腸道菌群紊亂、消化不良、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等原因引起,出現這種情況后,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1、飲食不當:
如果在平時攝入了過多高蛋白、高脂肪類食物,比如油條、炸雞、肥肉等,體內的膳食纖維含量攝入不足時,會使大便變得黏膩,排出的大便還會有難聞的臭味。出現這種情況后,應調整飲食習慣,可以多吃一些芹菜、火龍果、香蕉等食物,對緩解大便黏膩有幫助。
2、腸道菌群紊亂:
如果腸道內缺乏有益菌,會使腸道內的菌群環境紊亂,有害菌過度增長會影響到腸道的蠕動功能,使患者出現大便黏膩、腹脹、腹瀉、食欲下降等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乳酸菌素顆粒、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等藥物治療,在服用這些藥物時,應用40℃以下的溫水沖服,避免溫度過高,降低藥效。
3、消化不良:
如果存在胃腸動力不足的情況,進食的食物不能夠及時消化,會在胃內堆積,出現腹部飽脹感,而且還會影響到大便的正常排出,使患者出現腹脹、腹痛、大便黏膩等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多潘立酮片、健胃消食片、大山楂丸等藥物治療。在服用藥物時,可以用手對腹部進行順時針按摩,能夠增強胃腸道的蠕動功能,有利于病情的恢復。
4、腸炎:
該病的發生通常與病菌感染有關,在炎癥的反復刺激下會導致腸道黏膜受損,患者會出現急性腹瀉、腹痛、黏液便、惡心、嘔吐等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腸炎寧片、諾氟沙星膠囊、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等藥物治療。在服用這些藥物時,可以用熱水袋或熱毛巾,對腹部熱敷能夠溫暖腹部,對緩解腹痛癥狀有幫助。
5、潰瘍性結腸炎:
疾病的發生與遺傳因素以及自身免疫系統紊亂有關,在這種因素的作用下,會使結腸黏膜出現潰瘍性病變,患者會出現黏液性血便、腹痛、里急后重感、腹瀉、惡心、嘔吐等癥狀。患病后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美沙拉秦腸溶片、柳氮磺吡啶腸溶片、奧沙拉秦鈉膠囊等藥物治療,在服用這些藥物時禁止吃油條、肥肉、辣椒等食物,以免加重胃腸道的負擔,影響到疾病的恢復。
患者在治療疾病期間,也可以適量的做一些有氧運動,比如跑步、跳繩、打球等,能夠增強胃腸道的蠕動功能,而且還能夠增強自身體質,對身體健康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