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疫苗后的疫苗副作用,通常會出現在注射完疫苗的當天或者第2天,發燒程度通常較輕,而且持續時間不會很長,可以自行緩解。如果打完疫苗3天后再出現發燒,要考慮是否有呼吸道的感染或者其他的病毒感染、消化道的炎癥等情況所引起的發燒。
要觀察一下同時合并的癥狀,如果有咳嗽、咳痰等情況要考慮是由感冒等因素引起,如果有腹瀉、食欲不振,要考慮是否有小兒積食或者消化道炎癥等情況導致的。正常的疫苗接種,一部分疫苗在接種完以后,12-24小時之內可以出現發燒,一般持續時間是2-3天,發燒溫度也很少超過38.5℃。如果接完預防針3天以后出現發燒,一般不首先考慮是疫苗接種導致的發燒,建議去醫院就診,明確發燒原因。發燒的處理,要根據其溫度,如果體溫≥38.3℃,可以給予退熱藥物治療,退熱藥主要包括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然后去醫院就診,明確發燒原因。如果體溫比較低,38℃以下就給予物理降溫,積極退熱,多喝水,溫水擦浴,然后觀察體溫變化。
如果是一過性發熱,可以不用去醫院,觀察體溫就可以。如果是反復發熱,需要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