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新發腦梗死,如果在溶栓的時間窗內最好是選用溶栓的方法,可能對腦梗死的恢復以及神經功能缺損的恢復可能有比較好的幫助,但是溶栓也有它的風險和禁忌癥。
腦梗死以后靜脈溶栓,目前對于靜脈溶栓治療的適應癥尚未有一致意見,適用癥的主要是:
一,年齡在十八到八十歲,臨床明確診斷為缺血性卒中,并且造成明確的神經功能障礙;
二,nis評分大于四分;
三,癥狀開始到靜脈干預時間要小于3小時,卒中癥狀持續至少30分鐘,且治療前無明顯改善,患者或者家屬對靜脈溶栓的收益風險知情同意。
常用的溶栓藥物有尿激酶、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
溶栓的并發癥:
一,梗死灶繼發性出血或身體其他部位的出血。
二,致命性再灌注損傷和腦水腫。
三,溶栓后再閉塞。
另外還可以進行動脈溶栓。對大腦中動脈等大動脈閉塞引起的嚴重卒中患者,如果發病時間在6小時以內,椎體動脈血栓可以適當放寬治療時間窗,經慎重選擇后可進行動脈溶栓治療,常用的藥物有尿激酶、RT-PA,與靜脈溶栓相比可以減少用藥的劑量,需要在DSA的監測下進行,新發腦梗死如果沒有溶栓治療的適應征,超過時間窗以后,應該進行常規的腦梗死的相關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