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一般是指發熱,小孩晚上發熱白天又好考慮是體溫調節中樞不完善、晚上身體抵抗力差、消化不良、感冒、肺炎等原因,應根據不同原因做針對性處理。
1、體溫調節中樞不完善:
小孩年齡比較小,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不完善,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和內部因素的影響,在晚上睡覺時,如果蓋了過多的棉被,則會引起體溫升高,出現晚上發熱白天又好的癥狀。建議家長加強護理,根據天氣情況為孩子選擇合適厚度的棉被,能夠減少癥狀的發生。
2、晚上身體抵抗力差:
晚上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免疫系統功能相對較低,這使得小孩的身體免疫力相對較差,而白天身體抵抗力相對較強,所以會出現晚上發熱、白天不發熱的情況。建議家長讓小孩在晚上多喝一些水,有利于促進新陳代謝,有助于降低體溫。
3、消化不良:
小孩晚上身體活動量減少,胃腸蠕動緩慢,可能會導致食物在胃部積滯,引起消化不良,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下降、發熱等癥狀。白天活動量較大,胃腸蠕動較快,消化不良的癥狀并不明顯。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小兒化食口服液、嬰兒健脾散、復方胃蛋白酶顆粒等藥物治療。
4、感冒:
感冒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導致,細菌和病毒產生的炎性物質容易對體溫調節中樞造成刺激,使體溫調節點上移,引起發熱的癥狀。如果晚上病情相比于白天有所加重,則會導致體溫明顯升高。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干混懸劑、板藍根顆粒、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等藥物治療。
5、肺炎:
肺炎是由于細菌、病毒或其他病原體引起的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病原體后,肺泡、肺間質部位會出現炎癥反應,從而引起發熱。晚上由于身體抵抗力下降,或者平躺時痰液更容易在肺部積聚,所以會導致肺部炎癥加重,出現體溫升高的情況。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注射用青霉素鈉、注射用阿奇霉素等藥物治療。
小孩發熱期間,家長可以通過物理降溫的方式降低小孩的體溫,比如使用溫水擦拭小孩的腹股溝、腋窩、額頭、腳心等部位,有利于體溫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