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類風濕關節炎是會引起手腳麻木癥狀的。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癥狀以手、足等關節部位的慢性、對稱性、侵蝕性、持續性,且時輕時重的腫脹、疼痛、晨僵、變形、功能障礙等為主要表現。臨床上根據關節的破壞程度,將其分為了4期:
Ⅰ期:疾病的早期,會出現骨質疏松現象;
Ⅱ期:疾病的中期,會出現骨質破壞,發生關節活動受限,有鄰近關節肌肉的萎縮。
Ⅲ期:疾病的嚴重期,關節發生畸形并伴有廣泛的肌萎縮。
Ⅳ期:終末期,出現關節纖維性,或者是骨性強直。目前臨床上,還沒有辦法治愈類風濕關節炎,但是經過規范的治療,可以有效的控制癥狀和延緩病情。常用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中醫理療等,其中,常用的藥比如由天南星、牛膝、鹿茸、熟地黃等藥物組成,經過現代技術提純,能夠舒筋活絡,緩解關節腫痛等風濕性關節炎癥狀的壯骨藥酒等中藥,以及強的松等能控制炎癥的西藥。對緩解風濕性關節炎有用的中醫理療方式有針灸、艾灸等,常用的穴位有中脘、足三里、環跳、陽陵泉等。
如需用藥,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專業用藥知識,可以咨詢專業的醫生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