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驟停的原因包括心臟疾病、大血管病變、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等,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造成患者在幾分鐘內死亡的危害。
1、原因:
(1)心臟疾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急性心肌炎、原發性擴張型心肌病、克山病、特發性肥厚性主動脈瓣下狹窄等。
(2)大血管病變:肺動脈栓塞、主動脈瘤破裂、主動脈夾層瘤、冠狀動脈瘤或動靜脈瘺破裂、顱內出血、第三腦室膠樣囊腫、宮外孕破裂、自發性脾破裂引起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如食管靜脈曲張破裂、潰瘍病出血等。
(3)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低血鉀、高血鉀、低血鎂、高血鈣、低血鈣、嚴重酸中毒等。
2、危害:發生心臟驟停時,心臟會停止運作,從而減慢或阻止血液流到身體的其他部位,當心臟停止運動時,因為血液不流通會導致大腦受損。如果不立即治療,可能導致死亡或永久性腦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