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跟痛是指足跟痛,足跟痛的原因可能是過度勞累、外傷、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骨刺等。患病后建議及時就醫。
1、過度勞累:
長時間行走、站立或進行劇烈運動,會導致足跟部的肌肉、韌帶和筋膜過度勞損,產生無菌性炎癥,引起疼痛。可以用溫毛巾對局部進行熱敷,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改善不適。
2、外傷:
若足跟遭受到外力撞擊,可能會導致足跟部的皮膚、皮下組織受損,引起局部的出血、水腫和炎癥反應。可以用干凈的毛巾包裹冰塊對患處進行冷敷,有助于促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和腫脹情況加重。
3、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長期承受過度的壓力和牽拉,會導致筋膜發生微小撕裂和慢性炎癥,引發局部出現疼痛。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塞來昔布膠囊、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美洛昔康片等藥物改善。
4、跟腱炎:
如果在運動過程中工作方式不合理,過度的使用跟腱,則會使跟腱受到損傷并發生炎癥,出現疼痛、無力等癥狀。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洛索洛芬鈉膠囊、尼美舒利片等藥物治療。
5、跟骨骨刺:
跟骨長期受到壓力和磨損,刺激骨膜,會導致骨刺形成,若骨刺刺激周圍組織,則會引起疼痛。應在醫生建議下采取手術治療,比如關節融合術、人工關節置換術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選擇合適的鞋子,避免穿硬底鞋或高跟鞋,同時還應控制體重,減輕足跟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