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狀是疼痛,尤其是腰背部的疼痛,這種疼痛通常沿著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后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除了疼痛,患者還可能出現身長縮短、駝背以及骨折等情況。
1、疼痛
骨質疏松癥患者最顯著的癥狀即為疼痛,特別是在腰背部。疼痛的出現主要是因為骨小梁變細、數量減少,導致骨骼承重能力下降,當身體重量增加時,骨骼負擔加重,從而引發疼痛。
2、身長縮短、駝背
隨著病情的發展,骨質疏松癥患者可能會出現身長縮短和駝背的現象。這是因為椎體前部多為松質骨組成,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因此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
3、骨折
骨折是骨質疏松癥最嚴重的后果之一。由于骨骼變得脆弱,即使是輕微的外力也可能導致骨折,尤其是髖部、腕部和脊柱的骨折最為常見。
在治療骨質疏松癥時,醫生可能會開具如雙膦酸鹽、降鈣素、雌激素受體調節劑等藥物來緩解癥狀。這些藥物能夠幫助增加骨密度,減少骨折風險,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然而,藥物治療需結合生活方式的調整,如增加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以及進行適量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