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腎兩虛通常是指脾腎陽虛證,以腰膝、下腹部位冷痛,黎明前肚子疼后拉肚子,大便摻雜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全身浮腫,小便不利,面色蒼白,舌苔白滑等為主要臨床表現。
中醫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且二者存在“先天生后天,后天養先天”的關系。因為腎有藏精的生理功能,腎中所藏之精,一部分稟授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一部分源自于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長發育及各種功能活動的基本物質。
所以,為了身體各項機能的正常發揮,一旦出現脾腎陽虛癥狀時,要盡快的選用臨床手段進行調理,如辨證用藥治療,常用的藥物比如有固精補腎丸等,該藥由小茴香、巴戟天、覆盆子、五味子等18味藥物配伍組成,藥性溫補,可發揮溫補脾腎的功效。為了癥狀能夠更好的得到改善,還可以在用藥的同時,選擇針灸、艾灸等中醫理療方式進行輔助治療。同時也要做好個人生活調護,注意休息,天冷時做好保暖措施,性生活節制有度,飲食上要做到盡量少吃螃蟹、冰淇凌等生冷、寒涼食物。
如需用藥,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專業用藥知識,可以咨詢專業的醫生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