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胃潰瘍的典型癥狀為上腹痛,疼痛的性質主要有燒灼痛、脹痛、鈍痛等,進食后腹痛往往會加重。部分患者腹痛不明顯,僅表現為上腹脹、厭食、反酸、噯氣等消化不良的癥狀。少部分患者沒有任何癥狀,常因胃出血或胃穿孔前來就診。無癥狀性胃潰瘍患者多見于老年人,其主要機制可能與老年人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類抗炎藥有關。
病因:
1、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可以破壞胃黏膜,是導致胃潰瘍的重要因素,胃潰瘍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可高達60%~90%。
2、胃酸和胃蛋白酶。胃黏膜屏障的防御功能降低,胃酸和胃蛋白酶對胃黏膜的侵襲力增加。
3、藥物。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藥物可導致胃潰瘍,阿司匹林等非甾體類抗炎藥是導致胃潰瘍比較常見的藥物。
4、不良生活習慣。長期抽煙、酗酒可導致胃脆弱多病,容易患胃潰瘍。
治療:
胃潰瘍以藥物治療為主,目前常采用抗幽門螺旋桿菌的四聯療法治療胃潰瘍,可以聯合服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阿莫西林膠囊、克拉霉素片、枸櫞酸鉍鉀膠囊等藥物。對阿莫西林過敏的患者,可改用左氧氟沙星片。消化不良的患者可加用多潘立酮片或枸櫞酸莫沙必利分散片等,具體藥物使用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內科保守治療無效或合并胃出血、胃穿孔、幽門梗阻、癌變等嚴重并發癥的患者可考慮手術,目前治療胃潰瘍的手術方式主要有胃大部切除術和胃迷走神經阻斷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