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青少年厭食,一般是由于神經性厭食導致的,需要應用氟西汀、舍曲林等藥物進行治療,并需要進行心理治療。
神經性厭食是一種慢性進食障礙,指個體通過節(jié)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維持體重明顯低于正常標準為特征的進食障礙。常常會引起營養(yǎng)不良、機體代謝和內分泌紊亂等,嚴重者甚至可出現惡病質狀態(tài),導致軀體衰竭進而危及生命。針對神經性厭食,應仔細辨別厭食的原因,然后針對性進行治療。導致患厭食癥的病因有很多,如有神經性厭食家族史的青少年更容易患此病,此為遺傳因素;部分青少年在青春期過于在意自己的身材變化與外表形象,對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來說,未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接受自身第二性征的逐漸發(fā)育,從而產生恐懼心理,此為心理因素;除此之外,周圍環(huán)境的以瘦為美會影響青少年的審美觀,此為環(huán)境因素。
找到原因之后,需要根據原因進行心理治療,如心理健康教育、支持性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家庭治療。如心理治療未能起到明顯效果,可以考慮服用藥物治療,如氟西汀、舍曲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