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排卵后24個小時左右可見黃體。若排卵期間身體出現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就醫。
一般來說,女性在卵巢發育成熟以后,會周期性的產生卵泡,卵泡成熟以后就會發生破裂,此時卵子就會被釋放出來。黃體為排卵后卵泡迅速轉變成的富有血管的腺樣體結構,通常卵巢每次排卵后都會有黃體出現,黃體能夠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為月經周期做準備。另外,當女性卵子和男性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以后,黃體還會轉變為妊娠黃體,能夠抑制子宮平滑肌自發性收縮,降低其肌張力,維持妊娠的繼續。正常情況下,一般在排卵后24小時左右就可見黃體,但是由于早期黃體比較小,很難檢測出來,通常在排卵后7~8天左右,黃體逐漸增大時,檢查時才能被發現。
如果女性排卵以后沒有進行性生活,也沒有受精卵形成,體內的黃體就會慢慢退化以及萎縮,此時子宮內膜失去激素支持,就會引發月經來潮。若自身有備孕需求,可以選擇在排卵期時進行同房,能夠提高受孕幾率。若自身無備孕需求,在排卵期應做好避孕措施,防止意外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