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醫院坐診時,有一位家長帶著他7歲的孩子來到醫院,他告訴我他的孩子最近一直處于低燒的狀態,測量體溫時是37.5℃,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一周,這位家長說孩子在平時精神狀態比較好,沒有出現食欲不佳的情況。各位家長,聽朋友說孩子一直低燒可能患有大病,各位家長,聽說后特別害怕,于是帶孩子來醫院就診。
孩子低燒是怎么引起的呢?應該怎么處理呢?以我多年的臨床經驗,我發現孩子低燒是以下幾種原因,接下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1、細菌性感冒:如果孩子的機體受到細菌或病毒的侵襲,會誘發細菌性感,在炎癥的刺激下會導致體溫調節中樞紊亂,使患者出現低熱的癥狀,還會出現流鼻涕、打噴嚏的癥狀。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阿莫西林顆粒、頭孢克肟顆粒、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在用藥時建議用在飯后用溫水沖服。
2、小兒積食:如果孩子最近一段時間經常吃過于油膩性食物,并且運動量不足,可能會出現積食的情況,容易引起低熱,還會出現腹脹、食欲下降等癥狀。建議患者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小兒健脾散、健兒消食口服液、醒脾養兒顆粒等藥物治療。也可以對患者的腹部進行順時針按摩,能夠加速腸道蠕動,對緩解不適感也有幫助。
我建議家長們可以嘗試以下改善孩子的發燒癥狀。
1、合理調節飲食:鼓勵孩子多喝水,每天可以喝4杯以上的水,補充體內因發燒而流失的水分。同時,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條等,避免油膩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身體負擔。
2、物理降溫:可以用溫水擦拭孩子的身體,特別是額頭、腋窩和腹股溝等血管豐富的部位,可以每間隔2小時擦拭一次。同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穿過多的衣物導致散熱不良。
最后,我想對家長們說,面對孩子的健康問題,保持冷靜和耐心非常重要。相信在醫生的指導和家長的關愛下,小明一定能很快恢復健康。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成為他們最堅實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