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有一位寶媽帶著她12歲的孩子來醫院就診,她告訴我孩子之前檢查出鼻炎,但是孩子總是出現摳鼻子的情況,摳完鼻子之后就會出現流鼻涕的情況,嚴重時還會出現流鼻血的現象。
她向我訴說已經反復多次告訴過孩子禁止摳鼻孔,但是孩子就是改不了,這讓這位家長比較苦惱。為什么鼻子里結痂,摳鼻子總是好不了呢?接下來給大家簡單的談一談。
如果患有鼻炎,在炎癥的反復刺激下,會導致鼻部黏膜分泌出炎性滲液,因此會出現流鼻涕的癥狀,病情好轉之后,鼻部會出現結痂的情況。如果此時用手摳鼻子,會導致鼻腔黏膜受損,還有可能會誘發細菌感染,導致病情反復,所以會再次出現流鼻涕的癥狀。
如果鼻部的毛細血管破裂之后,還會出現流鼻血的情況,因此會影響到病情的恢復。
出現這種情況后,建議讓患者遵醫囑使用滴鼻液進行治療,比如呋麻滴鼻液、復方薄荷腦滴鼻液、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鹽酸羥甲唑啉噴霧劑等,對改善病情有幫助。
防止鼻子結痂的小妙招:
1、熱敷:可以使用熱毛巾對鼻部進行熱敷,每天可以熱敷2~3次,每次熱敷的時間在10~20分鐘,可以加速鼻部的血液循環,對改善鼻子結痂有幫助。
2、生理鹽水沖洗:可以取一小勺食鹽,放入1000毫升的溫水中,讓食鹽充分的溶解后,可以對鼻部進行沖洗,反復對鼻部沖洗能夠起到抗菌的作用,對預防鼻子結痂也有幫助。
在平時家長要給患兒耐心的講解,同時轉移患兒的注意力,減少摳鼻子的次數,對病情恢復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