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一般指發熱。每次感冒最先癥狀總是發熱主要是由于病原體進入體內后,會刺激體溫調節中樞,從而引起發熱。
感冒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通常是由于細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尤其是體質比較虛弱,抵抗力和免疫力比較低下的人群,很容易感冒。細菌和病毒進入人體后,在體內生長繁殖,使體內產生炎癥反應,體溫中樞系統受到刺激,則會出現本能的反應,引起身體發熱,然后引起咳嗽、咳痰、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出現感冒的情況要及時的進行治療,避免病情加重,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果感冒發燒沒有超過38.5℃,一般不用服用藥物治療,可以使用溫毛巾對額頭、腋下、腹股溝等處進行反復擦拭,能夠降低體溫。如果超過了38.5℃,則需要服用藥物,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對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片或者復方氨酚烷胺片等藥物治療,對降低體溫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一定要遵醫囑使用,不能擅自用藥。
另外還需要多喝些白開水,能夠補充身體缺乏的水分,還可以促進身體代謝,對于降低體溫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