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血管病的癥狀通常有疼痛、麻木、腫脹、皮膚蒼白、潰瘍等,需要及時就醫。
1、疼痛:
周圍血管病屬于慢性肢體缺血性疾病,此時會因為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出現疼痛,還可能會損害周圍的神經而引發神經痛。
2、麻木:
患病以后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使患處血液流動速度減慢后影響正常的供血,出現局部麻木感。
3、腫脹:
該疾病可能會導致靜脈或淋巴回流障礙,使液體滲入周圍組織間隙,此時會引起肢體部位腫脹。
4、皮膚蒼白:
由于該疾病會導致血液循環障礙,使肢體遠端供血不足,此時會因為血管內的紅細胞數量減少而出現皮膚蒼白。
5、潰瘍:
如果患病后不及時治療,會因為肢體長期供血不足而出現組織缺氧以及營養不良,嚴重時會出現組織壞死,甚至會形成潰瘍。
患有周圍血管病后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血常規、超聲檢查、磁共振成像等檢查,能夠明確引發的具體原因,然后積極配合醫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