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是指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的一種生理現象。并非真正的組織糜爛,而是由于宮頸管內的柱狀上皮外移至宮頸口,替代了原本的鱗狀上皮,使得宮頸表面呈現出紅色、顆粒狀的改變,類似糜爛的外觀。這一現象通常與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的變化有關。
宮頸糜爛可根據其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但多數情況下無需特殊治療。然而,當宮頸糜爛合并感染時可能引發宮頸炎,表現為分泌物異常、異常陰道出血及下腹疼痛等癥狀。此時,治療的主要目的是緩解炎癥,預防并發癥。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藥物治療,如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局部上藥,以控制感染,或者使用具有消炎、生肌作用的中成藥來改善癥狀。
2、物理治療,包括電熨法、激光療法、冷凍療法等,適用于糜爛面積較大和炎癥浸潤較深的患者。
3、對于藥物和物理治療無效,或伴有宮頸肥大、糜爛面深廣等復雜情況,可考慮手術治療,但目前已較少采用。
此外,患者還應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避免不潔性行為,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以預防宮頸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