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腦病可根據出現的臨床癥狀,采取降低血壓、降顱內壓、制止抽搐等對癥處理。
當高血壓腦病患者出現高血壓時,需要進行降低血壓的處理。要求在較短時間內使血壓下降,一般應在數分鐘到1小時之內降低血壓,血壓降低多少,應根據患者原有基礎血壓的不同而制定。常用降壓藥物如硝普鈉,是一種迅速而有效的降壓藥,對動靜脈的血管都有直接擴張的作用,該藥的特點是降壓效果快、作用強、持續時間短,不引起心率或心排出量增加,效果較好,需根據患者情況用藥,一般從小劑量開始使用。
為防止發生不可逆腦損害,在應用降血壓藥的同時,需用降低顱內壓的藥物。20%甘露醇、25%山梨醇、呋塞米、地塞米松、10%復方甘油、20%人體白蛋白等藥物可以從提高血管滲透壓、大量排尿等機制,使腦組織脫水,降低顱內壓,改善腦水腫。以上藥物應根據病情酌情使用1~2種,待高顱壓癥狀消失后即可停藥。
如果高血壓腦病患者出現抽搐,可使血壓進一步升高,加重病情,應立即制止抽搐,常用藥物有地西泮、水合氯醛、苯巴比妥鈉,根據不同藥物選擇靜脈注射、灌腸或肌肉注射使用。
如出現高血壓腦病,建議及時到醫院完善相關檢查,接受專業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