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不存在虧體者脾胃不和這種說法,脾胃不和為中醫病癥一般是指氣機阻滯,脾胃失健。
脾胃共同主持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性能上各有特點,胃主受納(即接受食物盛納食物),脾主運化(主要指消化、吸收、運輸營養物質的過程),胃氣主降,使飲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氣主升,則飲食物之精華得以營養全身,胃喜潤惡燥,脾喜燥惡濕。這種納與化、升與降、潤與燥,相輔相成對立統一。脾胃不和是脾胃納與化、升與降、潤與燥對立統一的失調。臨床凡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調的原因,如飲食不節制、思慮太過、勞累過度、先天脾胃虛弱、失治誤治等,均可導致脾胃不和。臨床以腹部脹滿,不思飲食,大便不成形,惡心嘔吐為主要表現,可使用木香順氣丸、四君子丸、理中丸等中成藥治療。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暴飲暴食,飲食要清淡,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量,同時避免過度勞累,保證作息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