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病,作為一類涉及腰椎部位多種疾病的總稱,其癥狀復雜多樣。以下九大癥狀,是腰椎病患者常見的臨床表現:
一是腰部疼痛,這種疼痛可能是持續性的鈍痛,也可能是間歇性的刺痛,常在勞累后加劇。二是下肢放射性疼痛,即疼痛從腰部放射至下肢,如臀部、大腿后側等。三是下肢麻木和無力感,由于神經受壓,患者可能感到下肢肌肉力量減弱,甚至有踩棉花感。四是活動受限,腰椎病患者在進行彎腰、轉身等動作時,可能感到困難或疼痛。五是間歇性跛行,表現為行走一段距離后,下肢出現疼痛、麻木,需休息后才能繼續行走。六是腰部僵硬,患者在晨起或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后,可能感到腰部僵硬不適。七是脊柱側彎,部分腰椎病患者可見脊柱出現不同程度的側彎。八是主觀麻木感,患者常感到小腿后外側、足背等部位有麻木感。九是肌肉癱瘓,病程較長者,可能出現足下垂、腳趾不能翹起等肌肉癱瘓癥狀。
這些癥狀的出現,往往與腰椎的退行性改變、外力損傷、長期不良姿勢等因素有關。在治療上,除了臥床休息、牽引療法等非手術治療外,醫生還可能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推薦適當的藥物治療,如消炎止痛藥(布洛芬)、神經營養藥(甲鈷胺)等。但需注意,任何藥物的使用都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避免不當用藥帶來的風險。
腰椎病的癥狀多樣,治療方法也因人而異。患者在出現上述癥狀時,應及時就醫,進行專業的診斷和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腰部肌肉的鍛煉,也是預防腰椎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