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是腎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療手段,但在透析過程中,有時會出現凝血現象,影響透析效果。透析凝血的原因復雜多樣,以下列舉十大常見因素:
1、血液高凝狀態是透析凝血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血液黏稠度較高,透析時易發生凝血。
2、無肝素透析也是導致凝血的常見原因。肝素作為抗凝劑,在透析中起到關鍵作用,但對肝素過敏或不適宜使用肝素的患者,進行無肝素透析時易凝血。
3、抗凝不足或肝素泵安裝不當,也可能導致凝血發生。此外,管路扭曲或打折、血液流速慢、透析器材使用不當以及操作不當等,都是透析凝血的潛在原因。
除了上述因素,患者個體差異、營養不良、血管條件差、合并感染等也可能影響透析過程中的凝血情況。同時,糾正腎性貧血時未及時調整促紅細胞生成素用量,也可能導致血液高凝。
值得注意的是,透析凝血的發生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在進行透析治療時,醫護人員應全面評估患者情況,熟練掌握透析操作技術,注意觀察并及時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
對于患者而言,了解透析凝血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配合治療。在透析過程中,患者應遵醫囑,避免自行調整藥物用量或更改治療方式。如遇凝血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