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應與激素依賴性皮炎、接觸性皮炎、酒糟鼻、銀屑病等疾病鑒別診斷。
脂溢性皮炎是發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種慢性丘疹鱗屑性、淺表炎癥性皮膚病。好發于頭面、軀干等皮脂溢出部位,以大小不等淡紅色或黃紅色斑片,上覆糠秕狀鱗屑或油膩性痂屑為臨床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瘙癢,為臨床常見疾病。中醫稱“白屑風”、“面游風”等。
中醫認為脂溢性皮炎總由肺胃內熱蘊蒸,或飲食不節傷及脾胃,脾失健運,濕熱內生或外感風熱之邪日久,血虛風燥,肌膚失養所致。因此,脂溢性皮炎的治療需根據皮損情況,結合患者自身體質、伴隨癥狀及舌脈,選用適宜的治療方法。如急性期應以疏風清熱利濕為主,緩解期以潤燥祛風止癢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