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綜合征一般指血小板減少癥。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癥臨床表現一般包括發熱畏寒、乏力倦怠、肌肉酸痛、皮膚瘀點瘀斑、消化道出血等。若出現高熱不退、呼吸困難、嚴重出血不止、意識障礙等情況,應立即就醫。
1、發熱畏寒:
患者初期常出現發熱癥狀,體溫可快速上升至38℃-39℃,同時伴有畏寒表現。即使在溫暖的環境中,也會感覺寒冷,全身發抖。
2、乏力倦怠:
隨著病情進展,身體會感到極度乏力,仿佛被抽空了力氣。日常簡單的活動,如站立、行走一小段路,都會覺得疲憊不堪。
3、肌肉酸痛:
病毒及其毒素可能侵犯肌肉組織,引發肌肉的炎癥反應。炎癥因子刺激神經末梢,導致肌肉出現酸痛感,尤其以四肢肌肉和腰背肌肉較為明顯。
4、皮膚瘀點瘀斑:
由于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受影響,皮膚上會逐漸出現瘀點瘀斑。
5、消化道出血:
病情加重時,可能累及消化道。患者會出現嘔血癥狀,嘔吐物可能為暗紅色血液或含有血凝塊,同時伴有黑便。這是因為消化道黏膜出血,血液在胃內停留一段時間后經嘔吐排出,腸道內的血液則隨糞便排出體外,導致黑便。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均衡,多攝入蘋果、青菜、瘦肉、魚類等,有助于維持血管和血小板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