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痙攣是指嬰兒痙攣癥,一般是不可以治愈的。
嬰兒痙攣癥是一組常見的由多種病因導致的嬰兒期癲癇綜合征,典型癥狀為睡前或醒后出現一連串點頭樣痙攣,相關癥狀可能會持續25~32個月左右,一般在5歲后,85%的患兒痙攣癥狀逐漸減輕、停止,一般痙攣停止后,可遺留神經損傷癥狀和體征,如語言障礙、部分失明、斜視、肢體癱瘓或有其他類型癲癇發作,所以該病一般是不可以治愈的。
如果患兒存在上述癥狀,懷疑患有該病后需要就診,進行腦電圖、顱腦核磁等檢查來明確病情,然后在醫生指導下應用藥物進行治療,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等,能夠控制異常的腦放電,改善癥狀,必要時需要遵醫囑采取手術治療。
嬰兒痙攣癥多數預后不良,主要表現為智力運動發育落后,驚厥難以控制或轉變為其他類型發作,所以是不可以徹底治愈的,通過治療可以延緩病情進展,同時治療期間需要注意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保持規律的睡眠、運動,同時需要注意飲食清淡,營養均衡,同時需要遵醫囑定期復診,有不適癥狀,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