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過緩一般指心動過緩,癥狀主要為突然發作的心悸感、心跳緩慢可伴心律不齊,而根據心率減慢的程度可以表現為黑矇發作、陣發性頭暈、暈厥,甚至猝死,如果是長期持續、緩慢發生的心動過緩,通常可無癥狀。
如果是生理性竇性心動過緩是正常現象,一般心率及脈搏在50~60次/分,運動員可能會出現40次的心率,一般不用治療,常見于正常人睡眠中、體力活動較多的人;如果是病理性為心率或脈搏小于50次,主要見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心臟疾患,也可見于頸椎外傷、甲狀腺功能低下、顱內壓過高等疾病,另外侵襲性治療也可導致心動過緩。
心動過緩可在醫師指導下通過藥物治療(如沙丁胺醇、阿托品等藥物)和手術治療(如置入心臟起搏器)進行緩解和治療。
建議如果出現心動過緩的情況,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在醫師指導下積極配合做相關檢查和治療,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