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的患者一般是有出血、發熱等癥狀。
血小板是血液中體積比較小的血細胞,是從骨髓成熟的巨核細胞胞漿裂解脫落下來的小塊胞質。血小板正常值:(100-300)×10^9/L,呈不規則形,電鏡下血小板的膜表面有糖衣,能吸附血漿蛋白和凝血因子。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
血小板減少是指血液中血小板計數小于100×10^9/L。血小板減少見于多種血液性疾病、風濕免疫病、放化療損傷及藥物相關性血小板減少。一般會有以下癥狀:
出血:血小板減少的程度不同,出血的量及部位也是不一樣的。血小板減少的程度嚴重,一般會出現臟器損傷、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而血小板減少的程度較輕,患者一般會有牙齦、口腔等處出現出血,以及皮膚有出血點、瘀斑等。
發熱:血小板減少的患者抵抗力的下降而導致的繼發性的感染,患者一般會出現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