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嬰兒頭圍怎么量
病情描述:
嬰兒頭圍怎么量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是要經過眉弓的上緣、枕骨的結節左右對稱環繞頭一周的長度為頭圍。頭圍的增長與腦顱骨的生長有著密切的關系,胎兒時期腦生長位居全身各個系統的領先地位,因此出生的時候頭圍是比較大的,平均在33到34厘米,與體重身長增加相似。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嬰兒幾個月大才頭穩不搖晃新生兒發育開始到兩個月以后能夠抬頭,然后進一步發育三四個月可以翻身,開始的時候兒童抬頭是比較弱的,力量相對比較小,但是隨著發育的變化,隨著月齡的逐步增加,當可以獨自翻身的時候,也就是說三四個月的時候頭大致就比較穩當,不會左右搖晃了。如果說過了四個月以后寶寶的頭仍然不能豎穩,會有搖晃這樣的情況,預示著寶寶的發育是有問題的,一般這可能就是腦癱的前期癥狀。如果發現了這樣的問題就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同時觀察寶寶的肌力、肌張力是否正常,同時根據情況做出比較恰當的診斷,然后根據是否有發育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康復治療。02:02
-
頭眩暈怎么回事眩暈是臨床上很常見的臨床的癥狀,它的原因大體上分為前庭性的頭暈,和非前庭性的頭暈。前庭性頭暈,它又分為中樞性前庭性頭暈,和周圍性前庭性眩暈。中樞性前庭性的頭暈,就是主要與大腦、腦干和小腦,與平衡相關的結構有關系引起的病變,像絨球小結葉。周圍性就像迷路的積水和炎癥,上半規管裂等等,都會引起頭暈或者是眩暈,還有非前庭系統的頭暈,就是一般像高血壓,或者是貧血引起的頭暈,這種就是非前庭性的頭暈。01:34
-
嬰兒頭圍偏小怎么補救嬰兒頭圍偏小其實并沒有特殊的補救方法,想要改善嬰兒頭圍偏小的癥狀,家長們可以盡量通過加強營養來進行補救,同時需要注意攝入DHA的食物。嬰兒頭圍偏小,家長一定要帶嬰兒去做相關的檢查,查明原因并且及時的進行監測。一般來說剛出生的新生兒,頭圍大小正常值在3-4厘米左右,隨著新生兒的不斷發育,頭圍也會慢慢的有所增加,如果嬰兒頭圍測量結果小于正常值三個標準,一般視為嬰兒頭圍偏小。語音時長 1:25”
-
頭圍不大怎么是腦積水頭圍大不大,不是腦積水診斷的依據,頭圍大是腦積水的一個臨床表現。主要是見于腦積水,特別是一歲以內的嬰兒。一歲以內的嬰兒的顱縫未閉合,顱內壓增高的話會導致頭顱的進行性的增大。但是腦積水也可以發生在年紀比較大的兒童和成人,它的表現比較緩慢,屬于慢性的顱內壓增高,頭顱就沒有明顯增大的情況。因為正常新生兒產生腦積液為三百毫升左右,正常情況下處于分泌和吸收平衡不會形成腦積水。如果打破平衡會導致腦積水,產生腦積水,包括腦積水分泌過多或者腦脊液吸收循環障礙,比成人的腦積水是慢性,頭也不會增大,還有老年人的腦積水多是腦萎縮造成,這個情況頭圍也不是明顯的增大。語音時長 1:11”
-
嬰兒頭圍偏小怎么補救病情分析:嬰兒頭圍偏小常常是因為缺鈣引起的,可以通過補充鈣劑、維生素d能緩解嬰兒頭圍偏小的癥狀,其次也有些是營養不良導致的,早產兒尤為明顯,這個時候應該讓寶寶多吃蛋白質高的食物,例如魚蝦牛奶之類的。等寶寶的身體營養得到補充后,頭圍就會慢慢追上同齡的正常孩子。意見建議:對于情況嚴重一直得不到緩解的寶寶,可以去醫院做擴顱手術,使得寶寶的顱腔擴大,腦內神經能夠得到正常的發育。手術時間在出生后6個月內最佳,否則長期的小頭畸形,會讓顱內壓增高,寶寶出現智力障礙。
-
嬰兒頭圍正常值是多少頭圍的測量是自眉弓上緣經枕骨結節繞頭一周的長度。可以反映顱骨的生長和腦發育。頭圍的測量在2歲以內最有價值。連續追蹤測量比一次測量的更有意義。出生時頭圍平均在33~34cm,1歲時46cm,2歲時48cm,15歲時在54~58cm,基本同成人。
-
頭圍與腹圍相等的健康考量在探討人體健康的眾多指標中,頭圍與腹圍往往被視為兩個獨立但重要的參考數據。然而,當這兩者數值意外地接近時,許多人會不免心生疑慮:這是否意味著身體出現了某種異常?我們要明確,每個人的身體構造和比例都是獨特的,頭圍與腹圍的絕對值并不能直接決定健康狀態。但兩者數值的相近,確實可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信號。頭圍
-
胎兒頭圍比腹圍大正常嗎胎兒頭圍比腹圍大,是屬于一種正常的情況。胎兒的頭部是身體最大的部位,胎兒的頭部相當于整個身體的1/4大小。胎兒的頭大,雙頂徑和頭圍都大。懷孕早期胎兒主要是骨骼發育比較快,肌肉發育比較慢,所以一般檢查時頭圍會比腹圍大,是正常的沒有問題的。胎兒頭圍是指繞胎頭一周的最大長度,胎兒的頭部從前面到后面最長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