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合胞病毒肺炎會自愈么
病情描述:
合胞病毒肺炎會自愈么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合胞病毒肺炎是可以治愈的,病毒性感染,一般都是自限性疾病。如果患者出現了明顯的病毒感染的癥狀,而且患者的癥狀非常明顯時,需要使用抗病毒藥物,例如奧司他偉,扎那米韋等,臨床上要予以支持,對癥的治療,例如患者發熱時可使用解熱鎮痛的藥物。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小兒肺炎會腹脹么對于小兒肺炎以后,往往會伴有發熱的情況。一旦說出現發熱的情況,往往會引起全身系統的改變。其中就包括消化功能,可能會出現減弱的情況。一旦減弱,孩子可能表現出消化不良,有可能出現腹瀉腹脹的情況。因此小兒肺炎與腹瀉腹脹有一定的關系。所以說我們一定要在小兒肺炎期間,早期得到很好的治療,防止由于持續進展,出現一些后期的表現。01:01
-
百蕊顆粒對呼吸道合胞病毒有作用嗎百蕊顆粒對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該藥物的主要成分是檀香科植物百蕊草,是一種清熱解毒的中藥材。現代多篇文獻研究中也指出,百蕊草的水提液具有抗病毒功效,可抑制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種病毒,可以改善上述病毒感染引起的不適癥狀。此外百蕊顆粒不僅能抗病毒,其所含的黃酮類成分對革蘭陽性、陰性菌也有抵制作用,也可以用于治療急慢性咽喉炎、支氣管炎、鼻炎、大葉性肺炎、扁桃體炎、手足口病等疾病,對于病毒感染或病毒、細菌合并感染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如果患者有需要,可考慮遵醫囑服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一般通過呼吸道分泌物或飛沫傳播,感染的患者要做好自我隔離,所接觸物品需進行消毒,避免將病毒傳染給他人。此外在患病期間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清淡飲食,保持心情平和,有助于身體的恢復。如需用藥,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請咨詢醫師或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01:58
-
什么是合胞病毒肺炎合胞病毒肺炎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簡稱,臨床上容易引起此病的群體一般多發生于嬰幼兒,還有發生在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也可以導致此病。由于機體抵抗力下降,在稍有不慎的情況下會感染合胞病毒性肺炎,多半以上都是在一歲以內的嬰幼兒。此病的潛伏期一般是4到5天,早期患兒一般僅表現有咳嗽,鼻塞,有部分患者可以出現高熱。多數1到4天,少數是5到8天,持續性發燒的患者大約占有三分之一,呈中度發熱疾病。此病病程一般是十天左右,所以患者一旦出現合胞病毒感染是整個一個治療病程,也要大約在一到兩周左右。所以臨床上一旦出現以上的癥狀的嬰幼兒,一定要給予高度重視以免延誤病情。語音時長 1:52”
-
合胞病毒肺炎怎么辦?合胞病毒肺炎又稱為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一種小兒常見的建筑性肺炎,主要是多發生于嬰幼兒。如果得了合胞病毒肺炎的患兒,那么首先是要特別重視一般的治療,一定要注意隔離,防止繼發細菌,或者是其它病毒的感染,保持呼吸道通暢。超聲霧化,拍背吸痰是簡單易行的呼吸治療手段,必要的時候要吸氧,對于重癥的患者要可以機械通氣的呼吸知識,目前還沒有理想的抗病毒藥物,必要的時候可以考慮使用利巴韋林霧化吸入治療。對病情嚴重的患者可以,家用靜脈免疫球蛋白支持治療。語音時長 01:08”
-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簡稱合胞病毒肺炎,是一種小兒常見的間質性肺炎,多發生于嬰幼兒。由于母傳抗體不能預防感染的發生,因而出生不久的小嬰兒即可發病。呼吸道合胞病毒屬副粘病毒科,是引起小兒病毒性肺炎最常見的原因。病原合胞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兩個亞型A和B。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多見于嬰幼兒,其中半數以上為1歲以內的嬰兒,潛伏期是4-5天,一般初期可見咳嗽鼻堵塞,2/3的病例有高熱,但為非持續性的,多數為1-4天,少數為5-8天,1/3患兒中度發熱,可持續1-4天,多數病例的熱程為4-10天。輕癥病例呼吸困難、神經癥狀不顯著,中重癥者有明顯的呼吸困難、喘憋、口唇青紫及三凹征,少數重癥病例也可合并心力衰竭。
-
小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什么是一種小兒常見的間質性肺炎,多發生于嬰幼兒。由于母傳抗體不能預防感染的發生,因而出生不久的小嬰兒即可發病。本病多見于嬰幼兒,其中半數以上為1歲以內的嬰兒,潛伏期4~5天。初期可見咳嗽、鼻堵塞。2/3的病例有高熱,但為非持續性的。
-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一般是指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肺炎是指發生在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間的炎癥,可能是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多發生在5歲以下小兒身上,臨床癥狀可能會表現為發熱、寒戰、咳嗽、乏力、胸痛等,嚴重者還可能會引起胸腔積液
-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臨床特點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臨床特點包括呼氣延長、口周發紺和三凹征等,建議患者及時進行治療。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一種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間質性肺炎,常見于2歲~3歲以內的兒童,多數會在冬春季節發病,起病比較急,具有一定的傳播性,會通過密切接觸傳播,也會經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各種物品間接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