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多少是危險期
病情描述:
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多少是危險期
答醫(yī)生回答
病情分析: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般小于1.0毫摩爾每升屬于危險期,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需要大于1.1毫摩爾每升。高密度脂蛋白主要由肝臟和小腸合成,其蛋白質(zhì)和脂質(zhì)含量約各占一半,是一類異質(zhì)性的脂蛋白,含多種亞組分,能夠抗動脈粥樣硬化。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高密度脂蛋白的正常范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抗動脈粥樣硬化因子,正常值在1.45mmol每升以上,數(shù)值越高對人體的好處也越大,冠心病、腦出血、腦血栓等疾病的發(fā)病會減少。其他的膽固醇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病因子,使冠心病、腦血栓發(fā)病增多。所以只要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1.45以上就沒有問題,而且數(shù)值越高越好,如果此數(shù)值低于1.45mmol每升就屬于偏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作用,是可以幫助抑制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只要成分升高,動脈硬化的發(fā)病率就會下降,反之如果成分出現(xiàn)了降低,動脈硬化的發(fā)病就會增加。01:38
-
腦出血危險期是幾天腦出血之后,在第一個24小時之內(nèi),是最容易發(fā)生再出血的。再出血發(fā)生之后,患者顱內(nèi)壓增高會明顯加重,甚至會出現(xiàn)腦疝,這個時候患者是比較危險的。如果患者在第一個24小時度過之后,病情能夠得到有效控制,那么我們需要警惕第二個危險期。也就是患者在出血之后的4到10天,有一個腦水腫的高峰期。一般的最高峰,發(fā)生在一周左右的時候。這個時候,特別是那些進行保守治療的患者,我們要警惕,因為腦水腫高峰而引起患者的危險。在此之后,腦出血患者還可能會因為癲癇或者一些其他并發(fā)癥,出現(xiàn)相關的一些危險因素,我們要及時的防范。01:15
-
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多少是危險期正常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參考范圍在0.93毫摩爾每升到1.81毫摩爾每升,當血清的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小于0.5毫摩爾每升的時候,這個時候就屬于比較明顯的偏低。患有冠心病、高脂血癥的風險性就更大,就需要進行相應的處理,那么可以從飲食方面適當?shù)难a充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來補充身體的維生素和植物纖維,有可能能夠提升一些高密度脂蛋白。另外還需要進行適當?shù)倪\動,增加運動,增強體質(zhì),可能會提升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和冠心病的發(fā)生是呈負相關。高密度脂蛋白的生理功能是轉運磷脂和膽固醇,可以將膽固醇從肝外轉移到肝臟進行代謝,最后以膽汁的形式排出體外,所以也能夠降低膽固醇的水平。語音時長 1:25”
-
高密度脂蛋白偏低治療正常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參考范圍在0.93mmol/L到1.81mmol/L之間,如果小于0.93mmol/L就稱之為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和偏低,那么就和冠心病高脂血癥等疾病的發(fā)生有很大的關系,高密度脂蛋白和冠心病,高脂血癥,以及糖尿病的發(fā)病是成負相關的,水平越高能發(fā)生的可能性越小,水平越低發(fā)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時需要針對具體的疾病進行處理,在冠心病,高脂血癥,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當中,容易出現(xiàn)高密度脂蛋白的偏低,需要針對這些原發(fā)疾病來進行專業(yè)的處理。語音時長 1:14”
-
高密度脂蛋白偏低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可能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健康隱患,引起高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原因是過多食用脂肪含量過高的食物,經(jīng)常喝酒大量抽煙或者很多臟器出現(xiàn)疾病,比如糖尿病,腎病等等,也會影響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另外部分藥物的不良反應也會導致高密度脂蛋白偏低。
-
高密度脂蛋白偏低怎么辦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可作為冠心病的危險指標。建議要多吃香菇等蘑菇類食物,海藻類食物,豆類,芝麻。要攝入足量的必要脂肪酸,攝入富含EPA,dha的油脂,可以補充高品質(zhì)的植物油,如橄欖油,亞麻籽油,花生油等,一定要避免動物油,飲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每天可以吃少量的堅果,如大杏仁,核桃等,堅持運動。
-
載脂蛋白A偏低、高密度脂蛋白偏低載脂蛋白A偏低、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可能是高血脂癥導致的,也有可能是脂肪肝的原因,可以通過服用藥物的方式進行治療。1、高血脂癥:高血脂癥可能是脂肪攝入過多引起的,也可能是脂蛋白合成異常的原因,患病以后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胸悶、胸痛、頭暈以及跛行的癥狀,還會伴隨著載脂蛋白A偏低、高密度脂蛋白偏低的情況。可以在
-
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好嗎通常情況下,高密度脂蛋白偏低不好,如果出現(xiàn)了偏低的情況,要及時進一步檢查,明確具體原因,做針對性改善。高密度脂蛋白是血脂檢查中的重要指標,常用于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脂肪肝等疾病,正常情況下,成年男性應控制在1.16~1.42mmol/L之間,成年女性應控制在1.29~1.55mmol/L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