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膝關節術后需要哪些訓練
病情描述:
膝關節術后需要哪些訓練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無論膝關節置換,還是膝關節韌帶損傷術后均需采取正確的訓練方案,常見的為膝關節伸直訓練和屈曲訓練,避免關節粘連和肌肉萎縮。伸直訓練可采用直腿抬高、膝關節放置重物持續施壓等。屈曲訓練主要采取被動屈曲訓練。
意見建議:
膝關節手術創面較大,術后發生粘連的這種程度較重。但過早的訓練容易引起韌帶的松弛,特別是前交叉韌帶重建和半月板縫合術后。因此應在醫生指導下循序漸進進行康復鍛煉。
為你推薦
-
膝關節骨折康復訓練膝關節骨折,是我們膝關節外傷以后常見的一個損傷,我們治療了以后怎么康復,關鍵要咨詢您的手術醫生,看看您骨折的嚴重程度,粉碎的厲不厲害。另外一個要看一下,您的膝關節的骨質的條件,是不是骨質疏松很厲害。另外手術中,我們不管用鋼板螺釘等,這些內固定做上去以后,到底的這種穩定強度怎么樣。如果說您要是有上述,我講的幾個因素,內固定的強度不是太好,可能開始康復鍛煉的時機,要稍微晚一些,如果說你的骨質比較好,固定的也比較牢靠確切,應該是越早進行康復鍛煉,可能效果就越好。01:02
-
膝關節術后后遺癥有哪些現在因為膝關節置換的量越來越大,所以發現有這樣那樣的后遺癥,最多的可能換完以后膝關節會有些疼痛不適。畢竟咱們關節表面給去掉了,裝了條假的,有一部分人對這假體不適應,會感覺不舒服,會出現疼痛。再一個就是假體沒有血運,沒有抵抗力,容易發生感染,往往這個感染是災難性的。因為它沒有血運,沒有抵抗力,細菌附著在假體上,所以往往光通過一些常規的用抗生素灌洗往往控制不住,所以往往還得需要把假體取出來才可能把感染控制住。隨著時間的延長,骨質條件如果不好,沒幾年就會出現假體的松動、下沉。關節一出現松動、下沉以后,這個假體沉到骨頭里邊了,所以關節會出現畸形,會出現明顯的疼痛,往往需要做返修。所以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一些后遺癥。01:39
-
膝關節術后需要哪些訓練膝關節手術之后進行的一些訓練都是為了恢復膝關節的功能,像膝關節手術之后應該在穩定的情況下早期進行膝關節功能的鍛煉。像一些膝關節的微創手術,如果像半月板的修復手術,這種應該在早期就應該進行膝關節的活動,這種活動是為了預防膝關節出現黏連,膝關節功能受到影響的情況。膝關節手術之后一般的鍛煉方式都是自己在家鍛煉就可以,做一些主動的肌肉收縮的訓練,鍛煉肌肉的強度,鍛煉關節的活動度,這種是比較容易進行鍛煉的手術后方式,一般比較常用,在家就可以自己進行鍛煉。語音時長 01:14”
-
膝關節骨折康復訓練對于病人如果出現膝關節部位的骨折情況,康復訓練的內容主要是恢復膝關節正常的屈伸活動,并且通過鍛煉以恢復下肢的肌肉力量,以恢復后期病人正常的生活、工作。所以說骨折早期,在不能行膝關節屈伸活動時,可以適當的進行下肢肌肉的等長收縮。在刀口拆線以后,或者是骨折半月以后,將下肢的肢體抬高進行鍛煉,以鍛煉下肢肌肉力量。骨折一個月以后,骨折端會有原始骨痂的生長,可以逐漸的進行膝關節的屈伸活動,防止長時間不活動,所導致的膝關節周圍的韌帶、關節囊黏連、萎縮的情況,避免后期膝關節出現僵硬,使活動受限的情況。語音時長 1:31”
-
膝關節損傷需要肌肉訓練嗎需要,膝關節損傷之后需要完善檢查,明確損傷的具體程度,如果具有手術指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之后還要進行支具或者石膏固定,還要進行非負重功能鍛煉,防止肌肉萎縮,預防靜脈血栓形成。
-
膝關節損傷及恢復訓練膝關節損傷包括很多種類,例如,半月板損傷和韌帶損傷,交叉韌帶損傷包括前交叉韌帶損傷和后交叉韌帶損傷,側副韌帶損傷包括內側副韌帶損傷和外側副韌帶損傷,這些是急性損傷,還有些是慢性損傷,例如關節軟骨損傷,肌腱的慢性損傷。 膝關節損傷以后有哪些康復訓練: 肌力練習,包括肢體抬高和靠墻半蹲,肢體抬高,人在床上仰臥抬腿,膝蓋伸直,腳尖勾起來,與地面角度是三十到五十度,維持五到十秒,休息三秒,再此抬腿,每組做十到十五個,每天可以分幾組來做,可以增加到每天一百到200次,關節的活動度練習,膝蓋的伸直彎曲的練習,另外,損傷的急性期可以冰敷,三個小時敷一次,每次敷十到十五分鐘,每天敷五到六次。
-
膝關節損傷有哪些膝關節損傷種類繁多,常見的包括韌帶撕裂、半月板損傷、關節炎和骨折等。這些損傷通常會導致膝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1、韌帶撕裂:膝關節韌帶撕裂,尤其是前交叉韌帶(ACL)和內側副韌帶(MCL)的撕裂較為常見。患者會感到膝關節不穩,容易反復扭
-
膝關節鏡術后進行康復訓練的方法膝關節鏡手術后可進行以下康復訓練:一、患肢抬高,術后患肢持續抬高三十度。二、踝關節屈伸運動,麻醉消失后即可進行讓患者最大限度的做足趾屈背伸運動,頻率不宜過快,動作必須到位,每日三次,每次三十下。三、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術后第一天開始進行,患者坐在床上小腿伸直緊貼床面,股四頭肌向上提緊收縮,但不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