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新生兒黃疸22嚴重嗎
病情描述:
新生兒黃疸22嚴重嗎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新生兒期出現黃疸的情況也是比較多見的,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的黃疸,現在新生兒黃疸值是22,這是非常高的,有可能會導致出現核黃疸,容易遺留后遺癥,需要及時的進行照射藍光退黃治療,同時需要檢查一下是否有溶血性黃疸的可能性,需要積極的住院治療。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新生兒黃疸22嚴重嗎實際上水平對于新生兒來說,無論是多大年齡的新生兒,相對來說都是比較高的了。所以還是推薦,要對孩子做積極的處理,也就是積極的退黃,對于越小的孩子實際上影響越大,或者對孩子的損傷可能越大,比如孩子是七天之內的孩子。那么毫無疑問,必須要做積極的退黃處理,同時要積極地去尋找誘因,如果這個孩子,已經是20天以上的孩子,可能黃疸本身對孩子的影響,沒有那么大,也就是說實際上孩子,再得膽紅素腦病這樣一類,可能會出現并發癥,或者后遺癥的疾病的機會,就比較小了,這個時候雖然我們也要做,積極的退黃治療。但是沒有小月齡的孩子的時候,需要那么更積極的處理,除此之外就是要積極地去尋找,引起黃疸的誘因,比如說孩子如果有溶血,或者有感染,要積極地針對原發病做處理。如果是母乳喂養,可能我們也要考慮短時間地停母乳,幫助孩子做積極的,黃疸的消退的處理,這樣才能讓孩子減少損傷,更快地退黃。01:22
-
新生兒黃疸嚴重嗎作為一個媽媽或者爸爸,新手媽媽或者新手爸爸來講,你的寶寶很可能會出現新生兒黃疸。因為新生兒黃疸是寶寶在新生兒期,最常出現的臨床表現。大多數的寶寶都是沒有關系,它是一種生理性的黃疸,請您不要驚慌。當然,如果寶寶的黃疸程度很重,持續的時間很長,我們可能就需要到醫院來咨詢專業的醫生。如果您的寶寶在產科住院期間,出現了新生兒黃疸,那么產科的護士,就會給寶寶監測他的黃疸水平,如果增高,可能會給予您相應的專業建議。如果您出院時寶寶黃疸還沒有消退,那么可能就會給您提供一份出院以后的隨訪計劃,請您按照醫生和護士的專業建議,繼續監測寶寶的黃疸。01:29
-
新生兒黃疸值22嚴重嗎因為對于新生兒黃疸是嬰兒出生以后比較常見的,主要是由于紅細胞破壞,膽紅素指標升高,然后伴有積累全身皮膚黃染的情況。一般來說一周左右達到高峰,但是對于足月的孩子一般不會超過十二,然后早產兒一般不會超過十五毫克每分升,這個主要是通過黃疸檢測儀進行測量。所以對于數值達到22,需要進一步抽血明確,然后根據血液檢測結果,選擇一定的治療。畢竟膽紅素持續升高,數值較高是可以引起孩子一些病變,嚴重的可以入腦,引起膽紅素腦病等。所以一定要積極的處理。目前來說可以通過家庭處理,比如照射陽光,口服藥物,還有較高的建議就是住院,以藍光燈治療為主。語音時長 1:10”
-
新生兒22天還有黃疸一般的兒童在出生后有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的黃疸大多數是生后兩到三天出現,五到七天高峰,十到十四天會消退,早產兒科延遲到三到四周消退,而你的情況不知道是屬于哪一種。如果屬于是病理性黃疸,最好還是需要住院進行治療,使用藍光進行治療。因為寶寶的黃疸主要是體內濕熱太重所引起的,與在母親內溫度高有關,也可以給寶寶適當的吃一點茵梔黃顆粒,有清熱利濕的作用。另外寶寶媽媽用茵陳、白茅根泡水喝代茶飲,可以通過母乳幫助寶寶去黃。治療期間寶媽也需要忌辛辣油炸性的食物。語音時長 1:34”
-
新生兒黃疸嚴重嗎病情分析:任何一種疾病都有輕重之分,新生兒黃疸也不例外。黃疸的輕重程度主要要看黃疸出現的時間的早晚,黃疸指數數值的高低。另外新生兒黃疸有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區分。生理性黃疸不需要治療,病理性黃疸嚴重的可以出現核黃疸,影響腦神經發育。意見建議:簡單說來,黃疸出現的時間越早,數值越高,黃疸越重。如果屬于病理性黃疸,且數值較高,建議早期發現積極治療。
-
新生兒黃疸16.7嚴重嗎病情分析:新生兒黃疸16.7的話是比較嚴重的病理性黃疸的范圍。是需要進行對癥治療的。意見建議:最重要的治療方式就是藍光照射的治療,這種治療方法是副作用最小,見效最快的治療方法。而且還要給孩子進行抽血化驗,查明引起黃疸值超標的原因,從而再給孩子進行對癥的治療方法。
-
新生兒黃疸220嚴重嗎新生兒黃疸220mmol/l嚴重,應該看是什么時候測得,如果是出生后24h內測得,就比較嚴重,如果是出生后兩三天測得,就不是那么嚴重。新生兒黃疸指數220mmol/l,有點偏高于正常范圍。首先需要看黃疸是在生后24h內測的,還是在生后2-3天測的。如果是在生后24h內測的,考慮為病理性黃疸,就比較嚴
-
新生兒黃疸30嚴重嗎如果新生兒黃疸30,首先要明確30的單位是什么?是30umol/L還是30mg/dL,如果血中的膽紅素水平是30umol/L,那么這個值就不是很高,可以動態隨訪為主,并不需要特殊治療。如果30umol/L,指的是直接膽紅素水平,那么需要考慮是否存在膽汁淤積,可以進行適當的利膽治療,同時定期監測膽紅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