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什么才是真正的強迫癥
病情描述:
什么才是真正的強迫癥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強迫癥是心理障礙里面一個比較常見的疾病,主要臨床表現是有強迫的觀點,就是強迫思維、強迫行為。強迫思維,主要是指一個人總是會反復的想一些問題,自己也知道這個想法或者這種想的事情是沒有意義的,但是沒辦法停止下來,還是必須去想,所以感覺到很痛苦。強迫行為,是做一些事情反反復復,知道這個事情不需要做,但是沒辦法控制。
意見建議:
大多數堅持治療的患者,可以改善強迫癥狀帶來的不適,從而正常生活。所以,早發現早治療,是改善強迫癥預后的關鍵。
為你推薦
-
強迫癥是什么一般來說普通人群中,強迫癥的發病率是1%到2%,大約有2/3的患者,他在25歲以前起病的,一個人一輩子終身得強迫癥的可能性是2.5%,世界衛生組織所做的全球調查中發現,強迫癥已經成為15到44歲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負擔最重的20種疾病之一,一般來說強迫癥起病早,病情遷延的時間特別長,有很多病人因為覺得尷尬,各方面的原因,他在一開始病程之初的時候,就沒有發現,甚至有些怕臟反復洗手的,這種患者他可能一直要到病情特別嚴重,影響他生活的時候才來就診,經常強迫癥對患者的社會功能,人際交往和生活質量,都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由于強迫癥它的起病比較潛伏,遷延的時間比較長,有時候不容易被患者和患者的家屬認識,甚至不被他家所重視和發現,因此在一般來說,等真真正正知道強迫癥的時候,跟發病起始的時候,它間隔的時間都是比較長的,甚至有些人間隔,可以達到10年之久,通常一般很多報道,認為平均的間隔是7.5年,所以當你到醫院去診斷強迫癥的時候,你可能很早之前就已經患病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02:24
-
什么是強迫癥強迫癥是一種患者不斷重復,某種行為或者某種思維的神經精神系統性疾病。在一段時間內,患者不能控制這種行為或者思想,一般來說,不能控制思想的這種行為叫做強迫思維,而不能控制行動的這種行為叫做強迫的行為。強迫癥的特點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無意義的,甚至違背患者自身意愿的,一些想法或者行為,反復侵襲患者。雖然我們每個人自己,能夠感覺到這種想法或者行為,是源于自身的,但是就想辦法去控制它,去抵抗它,但始終沒辦法控制,這兩種強烈的沖突,使患者感到非常的焦慮和痛苦,甚至影響學習和工作,包括社會生活的人際交往,等各個方面都會受影響,我們就會把這個叫做強迫癥。01:25
-
什么叫強迫癥強迫癥在臨床中有叫強迫障礙,它是反復出現強迫觀念或者是強迫行為為主要特征的一類神經癥。強迫觀念它是以刻板的形式反復的到患者的意識領域當中的一種思想表象或者是意向,這種思想表象或意向對患者來說其實沒有什么意義,也是不必要的或者是說多余的。但是患者卻意識到這些都是他的思想,很難去擺脫,但是也無能為力,他會感到十分的痛苦和苦惱。強迫行為是反復出現刻板的儀式動作,患者的明明知道它不合理不必要,但是又不得不去這么做。這種行為的出現往往就是為了減輕強迫觀念所引起的這種焦慮不安采取的一種順應行為,就和患者所描述的不那么做心里就不舒服,做了心里就會暫時的舒服,其中以強迫性的檢查和強迫清洗最為常見,90%的患者既有強迫觀念又有強迫行為。語音時長 1:48”
-
強迫癥的病因目前臨床上對于強迫癥的病因尚不明確,與生物,心理社會因素均密切相關。一,生物學因素:首先遺傳因素,強迫癥與遺傳關系相當密切,研究發現,強迫癥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現象,而且患者中的一級親屬當中患病率比普通人群明顯增高,而且發現同卵雙生子比異卵雙生子發病率明顯增高。其次是生化因素,特別是腦內的各類神經遞質的紊亂狀態是導致強迫癥的重要病因,例如5-HT、去甲腎上腺素、谷氨酸、多巴胺等,通過應用5-HT再攝取抑制劑可以明顯的改善強迫癥的癥狀,進一步提示五羥色胺水平與強迫癥密切相關。第三是神經系統影像學的改變,主要集中于皮質紋狀體環路的異常,特別是CSTC環路功能的異常,已得到越來越多功能影像學研究的支持,其中OFC是強迫癥研究中的關鍵區域。二,心理社會因素對于強迫癥的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強迫癥患者病前具有內向膽小,優柔寡斷,嚴肅刻板,追求完美的人格特質,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增加個體責任感的事件中常常作為強迫癥發病的誘發因素,特別是強迫癥患者早年的生活事件,家庭的影響,父親的情緒以及相關的素質因素等等都可能是造成強迫癥的重要因素,因此臨床上對于強迫癥病因的研究仍然在繼續。語音時長 01:57”
-
什么叫強迫癥病情分析:強迫癥是最棘手的神經官能癥之一,主要臨床表現是反復出現強迫觀念、強迫沖動或強迫行為。患者的臨床癥狀復雜多樣,病程遷延,容易轉化為慢性,致殘率較高,對患者學習、工作、生活的影響較為嚴重。意見建議:建議在治療上,學者們和專家認為:藥物治療配合心理治療是最優的治療方案,兩者相繼或同時進行比單獨使用任何一種治療的效果也好。
-
什么是強迫癥?反復思考同一個問題,例如究竟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感覺總是洗不干凈,反復洗手,反復檢查,反復數數,對自己所做的事表示懷疑,強迫對立,強迫窮思竭慮,強迫癥狀反復出現,病人認為這些行為想法沒有意義很痛苦,但是控制不住自己。
-
強迫癥的表現強迫癥表現為一種反復出現,自知不合理、不必要、力圖擺脫而又無法擺脫的觀念、意向和行為,例如病人對于做過的事或無關緊要的事反復進行回憶,明知不必要,但無法控制。又如病人對自己的行動是否正確產生不必要的疑慮,出門后常懷疑門或抽屜是否鎖好,信寄出以后常懷疑地址是否寫對等等。還有的病人對于日常事件的原因反復
-
強迫癥的治療強迫癥的治療主要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一,心理治療,治療的目的是使患者對自己的個性特點和所患疾病有正確客觀認識,對周圍環境的狀況有比較正確客觀的判斷,丟掉精神包袱以減輕不安全感。行為治療,認知治療,精神分析治療均可用于強迫癥,系統脫敏療法也可逐漸減少患者重復行為的次數和時間,包括森田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