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幼兒缺鈣怎么辦
病情描述:
幼兒缺鈣怎么辦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幼兒缺鈣一定要補充鈣劑,可以口服葡萄糖酸鈣或碳酸鈣,在補鈣的同時也要補充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平時帶孩子多曬曬太陽,也可以促進鈣的吸收,飲食上多吃含鈣高的食物,比如牛奶、蝦米、蝦皮、花生、豆腐等。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小兒缺鈣怎么辦小兒缺鈣會出現生長疼、抽筋、精力不集中、盜汗、夜驚、枕禿、等癥狀。嚴重的會引發軟骨病,影響生長發育,甚至會影響兒童的免疫力。出現缺鈣的情況應及時補鈣,防止出現骨骼的畸形。生活中的很多食物,大多都有補鈣的效果,但關鍵是鈣的有效吸收量,所以補鈣的同時應注意鈣的吸收。兒童可以服用牛初乳加鈣咀嚼片、葡萄糖酸鈣口服液、兒童維D鈣咀嚼片等。四歲以下的兒童可以服用葡糖糖酸鈣口服液,服用方便,易吸收。牛初乳加鈣咀嚼片,奶香味,不僅能及時補充兒童所需的鈣,所含的牛初乳是乳牛分娩后72小時內分泌的乳汁,含有各種免疫因子,每100g中含有免疫球蛋白約2.97g,具有增強免疫力功能,適合4歲以上的兒童。兒童維D鈣咀嚼片,水果香味,含鈣量高,補鈣同時促吸收。除此之外還應積極鍛煉身體,來促進鈣的吸收,有利于增強免疫功能。如需用藥,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請咨詢醫師或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01:42
-
幼兒黃疸怎么辦對于幼兒來說,實際上發生黃疸比較常見的誘因,一般都是病毒感染,或者是相關的感染等等。所以當發現孩子出現黃疸的時候,因為孩子相對已經比較大了,所以黃疸本身對孩子的影響一般比較小,或者沒有太大的影響。除非孩子的黃疸非常高,或者孩子是明顯的,像直接膽紅素增高等等,可以做相應的處理。否則針對黃疸本身,可以不用做特別的處理。更重要的是檢查,確認和治療引起黃疸的原發病。比如發現孩子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黃疸,可以針對病毒本身做抗病毒治療。同時因為病毒感染往往可能會有多臟器損傷,比如最常見的像肝功能損傷,就可以給孩子使用一些保肝藥物,幫助他做其他癥狀的處理。所以對于幼兒黃疸,我們最主要的應該是確認,檢查原發病,然后針對原發病,和原發病引起的其他癥狀,來做處理。01:19
-
幼兒缺鈣怎么辦首先可以在大夫的指導下口服鈣劑進行補充,其次就是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對于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牛奶等奶質是補充鈣的最佳選擇,因為奶制品是目前公認的含鈣制品豐富的食品,而且吸收率也很高。另外,蔬菜、水果、堅果和海產品,也是有豐富鈣源的,這些食物中大概還有維生素d,能夠促進寶寶對鈣質的吸收,所以寶媽可以選擇一些這類的食物給寶寶吃。還有就是讓寶寶適當的曬曬太陽,適當的曬曬太陽能夠促進寶寶對鈣的吸收,而且寶寶要盡量的多露出皮膚,增加皮膚對于vd的合成。在陽光柔和的春秋季,媽媽可以讓寶寶直接在太陽下享受日光浴。夏天則可以在樹蔭下玩耍,使寶寶的皮膚經常接觸陽光,鈣質的吸收也會更好一些。還有就是如果寶寶缺鈣非常嚴重,甚至出現了渾身無力、骨骼畸形的這些現象,最好是在大夫進行醫治,比如說可以通過血常規檢查來檢測缺鈣量是多少,然后再在大夫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語音時長 1:49”
-
幼兒缺鈣怎么補首先得看一下小孩子有多大,缺鈣的嚴重程度,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程度的癥狀其補鈣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小孩子缺鈣最容易患的就是佝僂病和軟骨病,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全球專家一致認為對于0~6個月和6~12個月的嬰兒補充的鈣攝入量分別是200mg和260mg每天,12個月以上的兒童必須確保每天攝入500mg的鈣元素,并且與維生素d3同時服用。給小孩選擇鈣劑,也要注意鈣元素的含量、吸收率、口感、安全性等方面。在各種鈣中碳酸鈣吸收率最高,和維生素d3合用可能會更好的促進鈣吸收。碳酸鈣由天然礦石精磨而成,不是其他動物的鈣,安全性也是有保障的。語音時長 1:29”
-
缺鈣怎么辦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早晚喝牛奶,海帶和蝦皮是高鈣海產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補鈣300毫克,并且它們還能夠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鈣量也很高。綠葉蔬菜每天吃上250克就可補鈣400毫克。
-
兒童缺鈣怎么辦兒童缺鈣,尤其是嬰幼兒,通常是由于缺乏維生素D造成的鈣吸收不好,引起血鈣下降,出現手足抽搐,出汗多,睡覺易驚等癥狀,所以三歲以下嬰幼兒如果出現低鈣血癥,建議補充維生素D,配合鈣劑治療。維生素D可以肌肉注射也可以口服,鈣劑通常用乳鈣。
-
缺鈣怎么辦缺鈣可以通過加強飲食護理、適度運動、口服藥物、注射藥物的方法改善。1、加強飲食護理:缺鈣的形成原因考慮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包括攝入不足、丟失過多、吸收障礙等,如果出現缺鈣會導致神經細胞無法正常活動,進而出現興奮性增高引起肌肉疼痛,也有可能會
-
缺鈣抽搐怎么辦對于患者來說,如果患者有缺鈣而產生的抽搐現象,可以吃一些魚肝油,有助于促進對鈣的吸收,也可以及時補充適量的鈣劑,直接對人體進行補鈣。需要患者注意的是,不能因為缺鈣,就盲目進補大量鈣劑,過多補充鈣劑,不但不利于對鈣的吸收,還可能會引起高血鈣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