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帕金森出現異動怎么辦
病情描述:
帕金森出現異動怎么辦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一方面需要降低左旋多巴的劑量。另一方面經過評估可以給患者使用金剛烷胺或氯氮平進行治療,這兩種藥物治療異動癥是有循證醫學證據的。
意見建議:
建議帕金森病患者規律服藥,一定不要自己隨便的增加藥物的劑量,這樣會增加異動癥的發生風險。平時要注意適當的進行康復訓練,要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
為你推薦
-
帕金森病的異動癥帕金森病的異動癥,就是在我們患者服用左旋多巴制劑以后,比如說美多巴、息寧,服用大量和長期的治療以后,出現了一種服用藥物半個小時左右,肢體的不自主的扭動,像舞蹈一樣,然后頭部也在不停的扭動,然后會出現擠眉弄眼的表現,動作的幅度可以非常大。然后,他會在那里坐立不寧,別人看起來,他非常的痛苦,但是患者自己感覺非常良好。寂寞的時候呢,就會出現僵硬,身上非常的難過。我們定義為長期服藥以后出現的這種情況,就叫異動癥。那出現異動癥的病人,需要就診與專科的大夫,然后給予藥物進行適當的調整劑量,可以讓異動癥有一些緩解的情況。01:16
-
帕金森異動是什么意思異動癥是作為一種臨床表現的異常,是一種舞蹈樣手足徐動樣,或者簡單重復的不自主運動。常見于面部肌肉、頸部、背部和肢體肌肉也可以出現嚴重的異動癥,可以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因為這種不自主運動的幅度可以很大、可以持續整個帕金森病治療的起效期。當出現異動癥時候,往往是藥物劑量偏大的信號。如果只是輕度的不自主運動,減少藥物后可以使病情加重,那么可以維持原治療方案不變。如果異動癥很明顯,可以適當減少多巴胺類藥物的用量,或者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的使用。必要時可以用多巴胺受體阻滯劑。例如泰必利或者氟哌啶醇等對抗治療。如果異動癥是嚴重的影響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經過藥物的調整也不能解決的,可以考慮外科手術治療。蒼白球切開術對異動癥的效果是很好的。但是對一個雙側癥狀都很重的患者,雙側的手術冒的風險比較大。無論是分期手術或者是同期手術,其發生吞咽或者語言障礙的危險都是一樣的。因此手術治療往往是最后無奈的選擇、要慎重對待,尤其是比較年輕的患者更應該要慎重。01:57
-
帕金森出現異動怎么辦對于帕金森病的患者來講,長期的疾病有可能出現異動癥,出現異動癥,一方面與疾病本身比較嚴重有關系,疾病本身嚴重就會造成突觸囊泡內多巴胺的緩沖不足,另一方面與藥物的治療也是有關系的,患者出現異動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平衡和生活質量,一般是如下的處理的:第一點可以盡量的減用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的藥量,對異動的緩解可能是有作用的。第二點可以給患者適量的減少左旋多巴的用量,增加服用的次數,也是有一定的關系的。第三,必要時可以給患者應用金剛烷胺或者是一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語音時長 01:10”
-
帕金森出現異動癥怎么辦如果患者存在帕金森病,這些患者應用了抗帕金森病的藥物治療之后,假如出現了異動癥,建議這些患者可以減少藥物的劑量。患者必要的時候可以增加藥物的次數,但是要減少總的藥物劑量,患者異動癥的癥狀可能就會逐漸緩解。如果患者出現了異動癥,這些患者往往是因為藥物劑量過大,患者會出現肢體不自主的抖動,或者是有一些患者,因為對藥物的敏感性增高了,這些患者也有可能會出現異動癥。建議這些患者一定要及時就診,患者要到正規的醫院,咨詢相關的醫生,來調整自己的藥物。語音時長 01:08”
-
帕金森出現異動癥怎么辦病情分析:異動癥的治療,可以減少左旋多巴制劑的用量,加用恩他卡朋,或增加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如普拉克索治療。也可以服用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如泰必利治療。藥物治療無效者,可以選擇腦深部電刺激術(DBS)治療。意見建議:帕金森病患者晚期會出現口面部或肢體的不自主運動,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建議患者去神經內科就診,進一步調藥治療。
-
帕金森異動怎么辦異動癥是帕金森病患者,長期服用多巴胺制劑治療后出現的一種不可控制的異常動作,患者從不能活動走向另一個極端,不可控制的亂動,比如吐舌,歪嘴,皺眉,甩手跺腳,扭頭擺腰甚至全身的舞蹈樣動作,非常痛苦。 處理方法有如下: 1.減少每次復方左旋多巴的劑量。 2.加用非典型抗精神疾病藥,如氯氮平。 3.加用金剛烷胺。 4.若使用復方左旋多巴控釋劑,則應換用常釋劑,既避免控釋劑的累積效應,可以緩解,也可能有助于改善異動癥。
-
帕金森異動癥怎么治療帕金森異動癥是指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可以通過加強營養、堅持鍛煉、調整心態、應用藥物、手術等方式治療,必要時應盡早就醫。1、加強營養: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于老年神經系統的退行性疾病,患者會出現靜止性震顫以及運動遲緩等癥狀,患病期間抵抗力相對較差,
-
帕金森患者出現幻覺了怎么辦首先要把能導致幻覺的副作用藥物逐漸的減量,比如抗膽堿能的藥物,金剛烷胺等藥物的,要適當的減量的。其次可以給患者應用一些非典型的,抗精神病的藥物,臨床上常用的有氯氮平,喹硫平等。應用氯氮平一定要注意,有可能會造成白細胞的下降,患者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要定期復查,避免對身體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