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射血分數保留性心衰是怎么回事
病情描述:
射血分數保留性心衰是怎么回事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射血分數保留性心力衰竭是相對于收縮功能不全而提出的心力衰竭的概念,由歐洲心臟病學會于2008年首次提出,隨后美國AHA也采取了這一命名,射血分數保留性心衰主要是指左室舒張功能減低,而收縮功能相對正常時發生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數保留性心衰的診斷標準是一,有心力衰竭典型的癥狀和體征。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心衰是怎么回事心衰是心臟病發展到了嚴重階段的臨床表現。病人常常表現為呼吸困難、乏力、水腫、呼吸困難,特別是活動加重的時候,出現喘憋、上不來氣的感覺,還有就有可能會出現夜間陣發性的呼吸困難,病人平臥以后出現呼吸困難加重這種情況。這些原因,常常是由于心臟病變嚴重,嚴重以后出現肺水腫,或者是體循環的淤血,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在治療過程當中,特別要注意的就是要,控制病人體內的水鈉潴留,減少病人的淤血,這樣才可以緩解患者的癥狀。另外要針對心力衰竭的病因,來進行治療,還要改善病人的長期預后。因為心力衰竭是嚴重的疾病死亡率較高。因此要用積極有效的治療的方法,來降低患者的死亡風險。01:23
-
心衰沒勁怎么回事心力衰竭病人渾身沒勁常見為左心衰竭全身各組織器官供血不足而導致的癥狀,主要表現為疲軟、乏力,常伴有進行性呼吸困難。初期為勞力性呼吸困難,逐漸加重可演變為休息時呼吸困難,只能端坐呼吸。左心衰竭一般高危人群多見,如急性心梗、器質性心臟病等。如果患者存在左心衰竭,建議應當檢查心臟彩超、心電圖、胸部影像學以及BNP、心肌酶學等指標。發現及及早處理心衰加重誘因,治療基礎病因,必要時強心、改善全身組織灌注以改善癥狀。01:09
-
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的臨床分期心衰可以分為四期:第一期、也叫做前心衰竭階段,患者存在心衰的高危因素,但是還沒有對心臟結構以及功能產生影響,并不伴有任何心衰的癥狀和體征。心衰的獨立高危因素主要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以及心疾病的家族史。第二期、前臨床心衰階段,此階段的患者仍然沒有心力衰竭的癥狀和體征,但是心臟結構已經發生了改變。第三期、臨床心衰階段,患者已經出現了結構性心臟病,目前存在心衰的癥狀和體征。第四期、難治性終末期心衰階段,處于這個階段的患者雖然經過嚴格的內科治療,但是臨床癥狀仍然不見明顯的緩解,需要反復的住院治療。心衰一定要分清楚所處的階段,這樣才可以積極的對癥治療。語音時長 1:33”
-
心衰射血分數心衰射血分數指心臟在不停息的進行收縮、舒張時才能發揮泵血的功能,心室舒張末期充盈量最大,心室射血期末容量最小,舒張末期容積與收縮末期容積之差,即為搏出量。正常成年人左心室舒張末期容量估計約為145毫升,收縮末期容量約為75毫升,搏出量約為70毫升。搏出量占心室舒張末期容積的百分比,稱為射血分數。病人在出現心功能不全時往往伴有射血分數的降低。正常人的心臟射血約為55%至65%,當射血分數降低至35%以下時,會發生惡性心律失常,猝死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語音時長 1:30”
-
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射血分數保留性心力衰竭是相對于收縮功能不全而提出的心力衰竭的概念,由歐洲心臟病學會于2008年首次提出,隨后美國AHA也采取了這一命名,射血分數保留性心衰主要是指左室舒張功能減低,而收縮功能相對正常時發生的心力衰竭。
-
射血分數多少是心衰?病情分析:射血分數小于40%,患者有心衰癥狀體征的話,就認為是心力衰竭;射血分數在40%~49%之間,結合癥狀體征,心房腦鈉肽等指標明確是心衰的話,認為是射血分數中等程度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數大于50%的時候,患者如果有心衰的癥狀和體征,同時化驗心房腦利鈉肽等指標偏高也是認為是心力衰竭,這種情況是叫做射血分數保留性心衰。意見建議:心力衰竭的患者平時一定要飲食清淡,避免飽餐,減少水和鈉鹽的攝入,也要適當增加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一定要戒煙戒酒,平時注意休息,避免過度的勞累,預防受涼感冒。
-
射血分數10是怎么回事射血分數是評估心臟泵血功能的指標之一。射血分數10%通常被認為是心臟泵血功能明顯下降的表現,可能是以下原因導致的。1、心律失常:心房顫動、室性心動過速等心律失常會導致心臟節律不規則,進而影響心臟的泵血功能,降低射血分數。2、高血壓:長期高血
-
射血分數高是怎么回事射血分數高可能是高血壓、冠心病、肥胖導致的。1、高血壓:高血壓會使心臟收縮期負荷增加,導致心臟排血量增加。長期高血壓可能導致心臟肥厚和擴大,進而引起心臟功能下降和射血分數增高。2、冠心病: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狹窄,心肌供血不足,心臟代償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