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潛伏期傳染嗎
病情描述:
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潛伏期傳染嗎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潛伏期是有可能傳染的。目前主要的傳染源是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病人,同時無癥狀的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主要的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
意見建議:
患者一旦發現存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情況,需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隔離治療,避免焦慮緊張。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嚴格戴口罩,避免去人員密集的場所。
為你推薦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毒潛伏期是多久新冠病毒的潛伏期一般不會超過2周,大部分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后3~7天,就會出現相應的臨床癥狀,但部分患者可能會在2周以內出現相關的癥狀,但也有極少數的患者在感染病毒之后20多天,才會出現相關的臨床癥狀。所以患者的體質不同,感染病毒之后發病的時間也是不同的。所以在新冠疫情期間,對于有相關癥狀的患者,隔離期間要超過14天,在集中醫學隔離觀察的期間還要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比如在14天的集中醫學觀察結束后,進行兩次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且兩次采樣標本是在間隔24小時以上,病人就可以進行居家的醫學觀察,但是還要進行相應的核酸檢測,觀察病情的發展變化來進行下一步的治療。02:03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潛伏期最長時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潛伏期,在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上來看,潛伏期一般為1~14天,多數在3~7天開始發病,但也有認為潛伏期可以超過14天。人感染新冠病毒之后,早期可能沒有特殊性的臨床癥狀,和正常人一樣,但是病毒在體內復制,就具備了一定的傳染性,所以要保持有效的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是非常有必要的。新冠病毒感染發病之后,最常見的臨床癥狀是發熱、干咳、乏力,少數患者也會出現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腹瀉、味覺減退等癥狀,在病情進一步加重的時候,會出現呼吸困難、氣促、呼吸衰竭,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癥狀。所以在鑒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時候,一定要早期做新冠病毒核酸的檢測,有必要時需要做肺部CT的檢查。02:01
-
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潛伏期傳染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潛伏期階段也具有傳染性,所以一定要重視本病的預防,這主要是由于呼吸道傳染,所以一定要戴口罩。本病還可以通過密切接觸帶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而被傳染,所以一定要重視本病的防治。如果出現相關的臨床表現,就一定要到醫院進行就診,尤其是發熱和呼吸道癥狀,這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最常見的臨床表現。這種肺炎早期治療大多數患者都可以治好,如果不及時治療,隨著病情的加重,有可能出現頑固性的低氧血癥,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語音時長 01:11”
-
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潛伏期多久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目前流行病學調查潛伏期一般為3-7天,最長不超過14天,目前對于密切的接觸者采取較為嚴格的醫學觀察等預防性公共衛生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對于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期暫定為14天,對于密切接觸者進行居家醫學觀察,在觀察期間應該限制疑似患者的活動范圍,盡量不要出門活動,在14天之內應該盡量做好隔離工作。如果健康的人給疑似患者去送物品或者是送必備的生活用品的時候應該戴n95口罩。在這期間需要注意衛生,注意清洗,保持室內環境的整潔衛生,做到勤開窗戶通風透氣。語音時長 01:21”
-
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潛伏期多久病情分析: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潛伏期是2-4天,具體需要根據自身的體質來決定。在感染以后,就有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反復的發燒、干咳以及四肢乏力、呼吸急促等癥狀,一般需要及時的通過核酸檢測來明確。意見建議:處于潛伏期的患者,也有一定的傳染性,要采取隔離治療的措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染性極強,人群普遍易感。因此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就必須馬上隔離治療,防止疾病傳染給其他人群。
-
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潛伏期幾天病情分析:根據目前的流行病學的調查,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一般在1~3天左右。發病初期主要以發熱,乏力,干咳為臨床表現。意見建議:患者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當及時的到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如果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就可以明確診斷。確診的患者需要及時進行科學規范的治療。治療期間患者飲食建議以清淡飲食為主,可以適當的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如哈密瓜、西紅柿等。
-
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傳染途徑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為呼吸道飛沫傳播。此外經過最新臨床研究表明,糞便、密切接觸行為也可能會傳播此類病毒。因此建議患者注意個人防護,盡量減少與他人接觸。本病由于為病毒感染,因此患者呼吸系統的癥狀不會太過明顯。多數患者以持續高熱為首發癥狀,伴隨著干咳、周身乏力等癥狀。這是多數患者就診的主要原因
-
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診療方案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的診療方案已經更新至第八版。本病治療可考慮使用阿昔洛韋、利巴韋林、糖皮質激素、干擾素、血必凈等藥物進行治療。輕癥患者可僅給予一般治療措施,例如給予補液、營養支持、鼻導管吸氧等。重癥患者應根據其器官功能狀況給予針對性的對癥治療措施,盡全力避免器官衰竭。針對有基礎病或者存在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