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腎臟是許多抗生素排泄的主要途徑,慢性腎衰時藥物排泄延遲,易引起蓄積,增加腎毒性,因此慢性腎衰合并尿路感染時安全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應根據藥物敏感性,抗生素的主要代謝過程、排泄途徑、對腎臟的毒性,結合病人的肌酐清除率,以及病人是否透析治療作綜合分析,以決定抗生素的種類、給藥途徑、給藥方法和劑量。
治療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大部分是腎排泄型,因此,應用抗菌素的關鍵問題是劑量的調整。
一般首次負荷量同一般劑量,以保證血中的有效藥物濃度。此后,使用維持量,以使血藥濃度超過最低抑菌濃度。
另外,由于慢性腎衰病人的排泄功能欠佳,故不宜使用抗菌藥作長程抑菌療法,否則會發生蓄積中毒。
對于無癥狀性菌尿的病人,可選用適當的藥物治療1~2療程,如果細菌尿不能消除,則應密切觀察,一旦出現腎盂腎炎的癥狀,立即給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