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衰弱是指精神容易興奮和腦力容易疲乏,并常伴有情緒煩惱和一些心理生理癥狀的精神障礙,這些癥狀不能歸于已存在的軀體疾病、腦器質性病變或某種特定的精神疾病。其發病與病前持久存在的情緒緊張或精神壓力,以及素質特點密切相關。
神經衰弱這一病名由來已久。早在1869年,美國醫生比爾德就提出了這一診斷名稱,當時他描述了諸如頭痛、失眠、工作能力減退、易疲勞及頭部沉重感等40多種癥狀,他認為神經衰弱的基本癥狀與腦的慢性疲勞有關,且多數病人具有神經質素質。他的觀點當時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有關資料表明,神經衰弱多起病于青壯年時期,其發病率在15~59歲人口中為12.59‰,在各類神經官能癥中占56.7%,而且城鄉之間其發病率無明顯差異。可見神經衰弱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