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上腺嗜鉻細胞瘤是源于交感神經嗜鉻細胞的一種神經內分泌腫瘤,通常產生兒茶酚胺70%-90%起源于腎上腺髓質,所以又叫做腎上腺髓質腺瘤。二十到四十歲年齡組是多發的,被稱為10%腫瘤。10%位于腎上腺外,10%雙側發生,10%多發,10%是惡性,10%有家族性,這就是為什么叫做10%腫瘤。
腎上腺嗜鉻細胞瘤臨床表現是,陣發性或持續性的高血壓,以收縮壓升高為主,以及頭痛、出汗、心悸和代謝紊亂的癥狀。
實驗室檢查,有尿兒茶酚胺及其代謝產物,香草杏仁酸等升高,表現是腎上腺區圓形、橢圓形或分葉狀、大小不等的占位性病變,邊界比較清楚,較大的腫瘤常有出血、囊變和壞死。少數腫瘤可有鈣化。
增強掃描的時候有明顯的增強,中央壞死,囊變呈低密度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現之一。需要鑒別的診斷是腎上腺皮質癌和腎上腺轉移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