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藏精,腎虛以腎精不足為主要表現。一般癥狀有疲乏,頭暈耳鳴,健忘,腰酸等。臨床表現可偏于腎陰虛和腎陽虛,一般腎陰虛比腎陽虛更為多見,因此補腎就是壯陽的觀念存在一定的誤區。
中老年腎陰虛的病人表現為面色發紅,腰部膝蓋酸痛,眩暈,耳鳴,牙齒松動,頭發脫落,失眠健忘,口咽干燥,尿黃少,平常可以多吃一些六味地黃丸之類的補腎陰的藥物,另外用桑葚、枸杞子煮粥也是不錯的補腎陰的食品。
腎陽虛病人表現為面色蒼白或發黑,腰部、膝蓋酸冷,手腳發涼,渾身乏力,大便不成形,尿頻、尿清長、夜尿多等,選擇補腎的食物時可以考慮海產品,以及韭菜,補腎陽的藥物推薦金匱腎氣丸、五子衍宗丸等。
中醫講究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冬季節是補腎陽的最好季節,冬季寒冷的氣候容易傷及腎氣,腎虛者本身腎氣不足,特別是中老年腎陽虛病人,冬天會更冷,腎虛的癥狀也更明顯,此時調理治療更有利于全面恢復臟腑功能,提高生活質量,為了身體更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