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懷孕的過程中,宮頸表面確實是看上去糜爛面會比較重,因為孕期的時候雌激素、孕激素都比較高,作用于宮頸可能就會使鱗柱交界外移的比較嚴重,會出現糜爛樣的外觀。
但目前認為宮頸糜爛這個詞兒已經廢棄,認為這個就是一個生理現象,現在的名字叫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只要宮頸的細胞學和HPV檢查沒有問題就不需要特殊的處理。
為什么認為是一種生理現象?宮頸沒有雌激素的作用下,宮頸是光滑的,鱗柱交界是靠近內側的,當出現月經之后也就是月經復潮之后,來了月經之后卵巢分泌雌激素作用于宮頸可以使鱗柱交界外移,表面上看上去是糜爛的,然后在絕經之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會出現鱗柱交界會恢復到內側,宮頸看上去是光滑的,所以認為是一種生理現象不需要特殊處理。
產后也是一樣的,它也可能會恢復到鱗柱交界內側,表面恢復到正常,但是光滑的宮頸也不代表沒有問題,所以已婚女性應該一到兩年篩查一次宮頸,做宮頸的TCT和HPV檢查,也叫宮頸癌的排查,都沒有問題就不需要特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