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上腺嗜鉻細胞瘤一般情況下,它比腎上腺皮質腺瘤要大一些,通常是4到5厘米左右,呈現圓形或橢圓形的外形的特點,流體周邊會有明亮的高回聲帶,內部是均勻的中等回聲,可以看到有無回聲區,瘤內也可以見到有少量的血流信號。
腎上腺嗜鉻細胞瘤最常見于腎門的附近,也可以見于腹主動脈旁、髂血管旁和膀胱等地方,腫瘤的周邊明亮的包膜回聲中斷或者是轉移的征象的出現,會提示是惡性的嗜鉻細胞瘤。
嗜鉻細胞瘤是起源于交感神經,可以產生和分泌兒茶酚胺,也叫做10%的腫瘤,這是主要是由于它的一些發病特點,比如10%是位于腎上腺外,10%是雙側多發,10%是惡性的,10%是家族性發生的。典型的嗜鉻細胞瘤表現是有突發的心悸、氣短、頭痛、多汗、面色蒼白、陣發性高血壓或者是持性高血壓陣發性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