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大腸,大腸穴位于食指橈側緣,操作是由虎口推向指尖,一百到三百次能治療濕熱飲食,痰飲等停積腸道,氣機受阻之便秘,腹中灼痛,黃疸等。
二、退六腑,六腑位于前臂尺側緣,神門穴至肘成一直線,操作時以中指指腹自肘關節推置掌根一百到五百次,能通腑瀉熱,滑腸瀉下,用于陽明腑實之脾滿燥實。
三、補腎水,位于小指螺紋面,操作時自小指根推至小指尖一百次,有補腎固本,清熱利尿之功效。
四、摩腹,用掌和四指輕貼腹部緩緩順時針移行,有調和脾胃,降逆消導,補脾健胃之功效,能直接順應腸道走向,促進腸蠕動。
五、下推七節骨,位于第四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線,操作時由上往下擦至皮膚發紅為度,具有升降脾胃,調理二便之功效,適用于一切熱癥實癥,如煩躁不眠,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