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把貧血與低血壓相提并論,認為低血壓是由貧血引起的,其實貧血與低血壓在醫學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貧血是指的血液中紅細胞總數減少或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量減少的一種綜合性的病理狀態,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如急性大失血時,患者不但貧血,血壓也會急劇降低。
引起貧血的原因有很多,如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造血不良性貧血以及感染性貧血等,貧血的人可以有面色蒼白,眼瞼和指甲蒼白,頭暈,耳鳴,乏力等。
而低血壓是指成年人血壓長期低于九十,六十毫米汞柱的情況,常見的有體質性低血壓和體位性低血壓,前者主要見于體質嬌弱的女性和腦力勞動者,一般癥狀不明顯,較重時可以出現疲倦,頭暈,健忘,還可能出現心前區憋悶,而體位性低血壓又叫直立性低血壓,常在平臥,下蹲,突然站起或長時間站立時出現,此時會出現眩暈等短暫性腦缺血的癥狀。